江苏太仓的牛郎织女请说出当地七夕
1988年初,太仓县文化馆副馆长陈有觉,调到文教局,后又当选为太仓县民间文学协会理事长。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活动中,他发现“黄姑庙”、“织女庙”条目中有“牛郎织女降生太仓黄姑”的说法。 他深入太仓南郊胜泾村、胜昔村以及嘉定娄塘一带,采访了多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并实地勘踏了当地环境,绘制了古今对照的地图。经多次调查、反复核实资料,陈有觉在1988年4月执笔写出了《牛郎织女降生太仓的调查报告》。
陈有觉后来又撰写了《太仓县七夕“乞巧会”调查》,发表在1992年底《中国民间文化》上。
经调查研究,虽然陕西长安有过牛郎织女的石像,但有正式史书记载为牛郎织女建庙的,似乎没有。...全部
1988年初,太仓县文化馆副馆长陈有觉,调到文教局,后又当选为太仓县民间文学协会理事长。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普查活动中,他发现“黄姑庙”、“织女庙”条目中有“牛郎织女降生太仓黄姑”的说法。
他深入太仓南郊胜泾村、胜昔村以及嘉定娄塘一带,采访了多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并实地勘踏了当地环境,绘制了古今对照的地图。经多次调查、反复核实资料,陈有觉在1988年4月执笔写出了《牛郎织女降生太仓的调查报告》。
陈有觉后来又撰写了《太仓县七夕“乞巧会”调查》,发表在1992年底《中国民间文化》上。
经调查研究,虽然陕西长安有过牛郎织女的石像,但有正式史书记载为牛郎织女建庙的,似乎没有。
不过,南宋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与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上却有关于太仓建有牛郎织女庙的文字记载。
龚明之是太仓南郊人,生于1091年,卒于1182年,官至宣教郎;范成大生于1126年,卒于1193年,他的《吴郡志》被认为是中国方志史由图经演变为定型方志的一个典型代表。
他们两位的著作当然都是可信的。
从范成大的记载中可知,太仓的父老乡亲古来就极为善良,他们希望牛郎与织女朝夕相处,故而两人供奉一庙,同受香火。但后来有一个姓范的知识分子在祠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商飙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暮对斯人。
”于是乡人遂搬走牵牛像,独存织女像了。这位范姓者不知是书生气十足,还是封建意识太浓,看不惯牛郎织女朝暮厮守,发了一通议论,结果硬是把牛郎织女一拆为二。织女留在了原庙,改“黄姑庙”为“织女庙”,面向东。
在娄塘西市梢专门又建了一“牛郎庙”(又名“黄姑庙”),面向西,中间隔着刘家港,从此河东河西,隔河相望,可望而不可即,刘家港也成了“人间天河”。
从有关资料可以知道,刘家港即古时娄江,在古代江面很宽阔,是一条重要的水路航道。
“黄姑”与“牛郎”关系
八九百年以来行政区划变化很大,望文生义便会有偏差。陈有觉为了搞清事实,多次走访了当时的太仓县城建局、水利局、土地局,查阅了太仓、苏州等有关地方志与清代的地图、水利图等,最后结合书面资料与实地调查,得出结论:范成大所说的“昆山东三十六里”,即今太仓市南郊镇范围内。
当地确有一条黄姑塘,最初的黄姑庙就建在今南郊镇胜昔四村。今南郊镇胜泾村旧名黄姑塘村,当地还有座黄姑塘桥,这桥在《中吴纪闻》、《吴郡志》中都有记载,只是随着岁月流逝,已鲜为人知了。惟当年织女庙前尚残剩古银杏一棵,成了历史变迁的见证。
最近笔者在相距今织女庙数百米处又发现了一棵古银杏,有五六百年树龄,其造型之美,为太仓古银杏之最,应该也是老庙基的孑遗。据当地老人回忆:原来有两棵呢。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黄姑庙与牛郎庙有何关系呢?据《荆楚岁时记》:“牵牛谓之河鼓,后人讹为黄姑”。
原来黄姑与牛郎是一个人两个名。汉代《古乐府》“黄姑织女时相见”的诗句,可算一旁证。
太仓与故事背景
关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至少从西周开始,一直到今天,由来已久。太仓的牛郎与织女庙大约在唐代即有,迟至北宋。
那为什么说牛郎织女的传说“降生”于太仓呢?
太仓,顾名思义为皇帝的粮仓,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就在此置粮仓。在宋代,太仓划归为昆山的惠安乡。太仓因处在海岸线上,地势较高,俗称“岗身”,今上海嘉定区的外岗即为“岗身之外”的意思。
因地势高敞,历来是种棉区。棉花一多,纺织业自然发达。太仓古时的特产“惠安布”很有名气,进贡朝廷,远销海外。近年,太仓办过一个土织布展览,那巧夺天工的土织布颜色、图案,使人目不暇接。种棉织布,这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民间多男耕女织,就使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了一种生存的经济基础,神话就不再遥远,与现实就有了某种相通的契机。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太仓地处江海交汇之处,在上海港开发兴盛之前,太仓的刘家港是重要的商埠码头与对外港口,元明时被誉为“六国码头”,可贮江浙等省粮食数百万石,号称“百万仓,”举世闻名的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从这里扬帆起航的。
刘家港外通日本、琉球、高丽、吕宋、占城和阿拉伯诸国,渔业也发达,不少海民要到外海去捕鱼。捕鱼也好,运输也好,经商也好,凡要出海的,总有几分危险性。从时间上来说,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留守女自然要面江面海望穿秋水,这与织女的心情何等相似?织女是如此,牛郎心情何尝不是如此呢?牛郎织女的传说引起太仓老百姓的强烈共鸣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此在太仓南郊称牛郎织女为“当方土地”,称织女为“女土地”。
从以上资料看,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先有传说,再“降生”于太仓的,太仓存在牛郎织女有关的民俗活动已有近千年历史,这是一份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牛郎庙、织女庙在太平天国时被烧毁,后重建,到1958年时再次被拆除。由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当地影响深远,当地百姓自发地几拆几建,现在的织女庙其规模虽远不能与当年相比了,但碰到初一、十五的庙会,仍有上百桌人吃饭呢。
据史书记载与老人回忆:原来的黄姑庙,独祀织女,织女凤冠霞帔,端坐殿内,面向东方。而隔河是牛郎庙,牛郎身背凉帽,面西立于神牛旁。明清时香火极其旺盛。这在明代张采的《太仓州志》、清代《吴趋访古录》中都有记载。
据陈有觉调查,因为太仓建有牛郎庙、织女庙,因此太仓民间长期保留着七夕“乞巧会”的民间风俗,还有三年一次的开光活动,以及吃巧果、凤仙花染红指甲、槿树叶汁梳头、看巧云、观星斗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太仓文化主管部门还把“牛郎织女在太仓的传说与七夕乞巧的民俗”一起申报了江苏省非物质口头文化遗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