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古代皇帝是如何吃饭的?

古代皇帝是如何吃饭的?

全部回答

2017-07-24

0 0
    皇帝既然贵为九五至尊,那所享受到的待遇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了,穿的是龙袍,住的是宫殿,坐的是辇车,吃的是佳肴。说到吃,皇帝与普通人辦吃饭时不一样,皇帝如 何吃饭,各个朝代有不同的吃饭方式,但基本来说,有一个宗背是不变的,那就是皇帝 喜欢“吃独食”。
  :皇帝会在一个专门的桌子前单独进餐,虽然吃的时候就他一个人,但身后伺候的宦官、宫女却有一大堆。  因为菜太多,桌子上摆得满满的,如果皇帝够不到一些菜,那些 太监就会将远处的菜夹给皇帝。
  当皇帝吃饭的时候,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妃子、皇子。如果是皇帝高兴,他就会将美食赏赐给这些人,而这些人会在另外安排的桌子前,站着吃完,还要 表示食物的味道非常好。皇帝每天吃的食物都有记载,例如《清宫档案》中就写到4帝每天的食材是:盘肉 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_、香菜、芹菜、韭菜等 共19斤,萝卜60个,包瓜、冬瓜各1个。
    苤蓝、蕹菜各6斤,葱6>,酱和清酱各3斤,醋 2斤,玉泉酒4两,脖脖8盘,每盘30个,乳牛50头,每头牛日产fL2斤,玉泉水12罐,乳 油1斤,茶叶75包。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加起来,需要花费银子50两,如果赶ii逢年过节,还要增加开 支,所以皇帝一年吃掉几万两银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也对此有过证实,他写道:“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 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
  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 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 桌。  ”可见皇帝吃饭是多么隆重的一件事,所谓的“摆谱”是指摆菜谱,清朝的标准是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
  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的皇帝们觉得太浪费,便将菜谱逐渐减少,在咸丰年间,减为了32道,可到了慈禧当政时,又恢复了每 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饭菜讲究,那餐具就更不得不讲究了,主要以金银器为主,即便是陶瓷器,也是上好质地,造价不菲的方可端上餐桌。
  除此之外,皇帝吃饭摆谱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便是要将菜名、大厨的名字在盘子前表明,这样万一饭菜出了问题,追究起来也方便。皇帝每天要吃这么多道菜,安全工作 一定要做到位,所以,除了表明菜的出处之外,还要做好防范工作,这就需要对盛放菜 品的器具进行严格要求。
    在清朝的宫廷中,除了一些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在《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 具如下: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 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 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 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 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 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 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 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 碗16件。
    可以看出,乾隆帝所使用的餐具中,大部分都是银器,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别人在饭菜中下毒,皇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一般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让别人先品尝,这差事一 般都是侍膳太监的分内事,叫做“尝膳”。
  另一种是用银来验毒,在装食物的器具外头会挂一个小银牌,当食物端到皇帝面前时,太监就会将这个小银牌放进汤菜里试验,如果有毒,银牌就会变黑,因为银器测毒 很灵验,所以皇室多用银器装菜肴,也正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任何举动都不能有所闪失,所以,每日的三餐也成了头等大事,任何流程都务求不能有任何闪失。普通人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但皇帝吃餐 饭,就要复杂许多。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