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开诚布公这个典故常用作比喻什么呢?

开诚布公这个典故常用作比喻什么呢?

全部回答

2017-06-12

0 0
    开诚布公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曹丕代汉以后,他支持刘备称帝,自 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之子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  诸葛亮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为当时和后人所称道。《三国志》作者陈寿在为诸葛亮做传记以后,曾写下了一段十分赞赏的评语,说他 当丞相时,爱护百姓,秉公办事,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后人把“开诚心,布公道”引申为“开诚布公”,比喻发表或交换意见时态度诚恳, 坦白无私,真诚坦率地谈出自己的看法。    后人用“枯鱼过河”这个典故比喻什么?典出《古乐府•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纺結,相教慎出入。(离水的鱼啊,望着河水哭泣,如今后悔啊,哪里还来得及;捎信寄语啊,水中的镑和麵:牢记教训啊,出入不可大意!后人用“枯鱼过河”这个典故比喻古代被鱼肉的劳动人民在危难中相互爱护的深厚 情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