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间把读书叫"喝墨水"这是为什么?

民间把读书叫"喝墨水"这是为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7-22

0 0
     民间把读书叫"喝墨水",用"喝墨水"多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水平很高。但其实在古代是喝的墨水越多,知识水平越低。这源于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如《隋书仪礼志》载:"士人应试时,凡书迹滥劣的要罚饮墨水一升。
  " 中国科举制度最早开始于隋朝,但在南北朝时期也存在各种类别的考试,如选拨秀才、孝廉或贤良等。  由于最初对文化知识要求不高,很多没什么文化的士人也去报考。做出来的试卷经常"惨不忍睹",字迹潦草,用词孟浪。
  北齐时期,一次皇帝御览下面送上来的试卷,不由得大皱眉头。于是下诏:在考试时"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按滥劣的程度决定。 梁武帝时规定"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  判断的依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字迹工整与否,如果字迹潦草,让人难以识别,状如鬼画桃符者多半要喝墨水。
  二是遣词造句,如果经常词不达意,或不明事理,甚至用词轻佻,也要喝墨水。至于要喝多少,取决于文笔的低劣程度,通常水平越低,喝得越多。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