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附骥名彰有怎样的成语故事?

附骥名彰有怎样的成语故事

全部回答

2017-03-31

0 0
    附骥名彰的成语故事:殷朝末年,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两兄弟笃守遗训,相互推让不愿继承王位,后又反对周武王姬发伐纣,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春秋时的孔丘,对伯夷、叔齐的品德倍加称赞,并把伯夷列为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人之中。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对此感慨地写道: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贾子日:“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楣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生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引自《论语·卫灵公》;冯(音凭)生:为保全性命而努力;趣:同“趋”;堙(音因)灭:埋没;闾巷:穷巷;砥(音底):磨刀石;恶(音乌)能:怎么能;施(音意):留传。
     这段话的大意是:孔子说:“君子所担心的是死后名声不传后世。”贾谊说;“贪财的人为财而死,重义轻生之士为名而献身,贪求权势的人为争权丧身,一般的人则贪生而恶死。”《易经》上说:“同是明亮的,自然互相映照。
  ”“同类事物,自然互相应求。…‘云随龙而兴起,风随虎啸而益烈;圣人一出现,其他杰出人物也就随之而显露出来了。  ”伯夷、叔齐虽然是贤士,也只有得到了孔子的称赞,名声才更加显赫;颜渊虽然好学,也只是因为他追随于孔子之后,方才更加显出他的德行的高尚。
  山野的隐士,或扬名于世,或堙没无闻,有时也是这样的。而大多数人则往往湮没元闻,不以贤士传扬于后世,真是可惜啊!至于那些小户穷巷的人,要培养品德,建立声誉,若不依附享有盛名的人,怎么能让自己的名声在后世也流传呢? 后来,“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
    颜渊虽笃学,附骥尾丽行益显”,被简化引申为“附骥名彰”这个成语。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