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经济

楼市和中国的经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楼市和中国的经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全部回答

2017-08-16

47 0
    近来随着房产市场的萧条,不少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在历经近10年的腾飞之后走到了另一个路口。但英国金融时报网近日的一个报道却表现出了其较为乐观的独到看法,来一起看看他们的分析思路吧。
     英国金融时报网报道称,尽管有人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崩盘,但我们认为,如果银行可以争取到时间解决贷款问题,并在必要时得到政府支持,金融体系可以度过即将来临的信贷周期。     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中,银行是向房地产行业放贷最多的:到2013年,它们带给房地产行业的资金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合1。
  46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影子银行业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估计为5。4万元人民币。然而,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银行并非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它们的流动性近70%来自非银行部门;39%来自自有资金,28%来自客户首付,因此它们对银行资金的依赖性并不太高。
       我们认为,许多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这个关键点:它并非真的过度杠杆化,即便它面临供需方面的逆境。   从银行角度来看,它们在房地产行业敞口本身的风险似乎是可控的。
  在过去6年里,房地产和建筑行业贷款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的比重最高为11%和12%,住宅贷款占比最高约为14%。  鉴于虽然房价出现了两次下跌,但房地产不良贷款没有出现大幅增长,银行似乎不太可能削减它们在房地产部门的敞口。
  尽管对房地产本身的信贷敞口似乎没那么严重,但对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敞口??例如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产生的敞口--可能非常大。   我们认为,要是房地产市场真的崩盘,如果允许银行在数年时间内管理它们的不良贷款,银行将会证明自己具有韧性。
      它们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很高(在2013年底是280%),而且它们的盈利能力也很高。在中国,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因此银行可以将存款利率人为压低,这给予了银行很高的盈利能力。
  由于这种占到其收入70%的几乎板上钉钉的息差,银行拨备前营业利润率(除了贷款亏损拨备以外的用于吸收信贷损失的表内资源)达到60%,是全球最高水平之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经济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经济
经济
政治经济
微观经济
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
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率
国民经济
贸易经济
市场需求
资本经济
利率政策
财政分权
经济预算
世界经济
货币贬值
经济访谈
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
通货紧缩
经济体制
宏观政策
经济指标
p2p
经济合作
中外企业
中小企业
供不应求
财政赤字
供求关系
区域经济
国有经济
经济效益
资本运作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