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红楼梦人物评价

有关红楼梦人物的评价,如宝玉,宝钗,黛玉,秦可卿等的。谢谢!

全部回答

2006-10-29

0 0
     薛宝钗是个才学出众的美人。         贾贵妃回来探亲,要去大观园游玩一番。贾贵妃让众姐妹个人题一匾一诗。宝钗题的匾额是:“凝晖钟瑞”,写的诗是: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贾贵妃听后,连连称赞她的诗和林黛玉一样好。         我觉得薛宝钗的发言总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那种,一大半用来展现自己的学问见识:     (1)省亲夜,宝玉做芭蕉诗,想不出关于芭蕉的典故,薛宝钗随口道来,宝玉连声赞她是一字师;     (2)贾宝玉信口说《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是热闹戏,薛宝钗马上背出戏文中的一套《寄生草》,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正迎合了贾宝玉所好的那个调调,喜得他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晓,让林黛玉很不痛快;     (3)宝玉的莽撞与无事忙得罪了湘云和黛玉,遂做一偈明志,又是宝钗随口道出六祖坛经里的典故劝告他,宝玉为之叹服;     (4)有一次,惜春做画,也是宝钗给她筹划,要用哪些颜色工具,从石绿管黄一直到水桶木箱生姜大酱,黛玉开玩笑说再要铁锅锅产,好配上那些作料炒颜色吃,宝钗说,你哪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在底子上烤过了,一经了火是要炸的。
    一个小细节里透露出宝钗的艺术修养和生活知识,其他的太太小姐只有恍然大悟的份。         宝钗还是一个朴素淡雅的人。     宝钗虽出身皇商,但她却显得很朴素,不喜欢涂脂抹粉,更不喜欢穿金戴银,就连衣服也是很朴素很朴素的。
    薛宝钗喜欢素喜自然朴陋的生活。所以,大观园中选住所,她挑的是简洁朴素的蘅芜院;她的房内摆设也很素雅。第八回对她住所环境的描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还有四十回写蘅芜院“及进了房屋,洞雪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慢,裘褥也十分朴素。
    ”从中可以看出宝钗是一个不喜欢惹事生非,不喜欢出风头的人。       薛宝钗虽然处事圆润得到荣国府上上下下的喜欢,但在爱情上败得一塌糊涂,她空有婚姻的躯壳却得不到宝玉的真爱。
  在那样的社会像宝钗这样善于处事的女子同样还是跳不出封建桎梏的魔掌,和黛玉一样同样红颜薄命,由于贾宝玉的出家,落得个独守空房、终身守寡的悲惨命运。  在那样的封建社会,像薛宝钗这样的女子压根儿就不该嫁给宝玉这样的叛逆者。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和晴雯心地纯洁、善良,性格清高、刚直,同被比作中通外直的芙蓉花。莲花在佛教中是圣洁的象征,受到僧人的顶礼膜拜,可见作者是把她们比作了人中之“仙”。然而物极必反,太正,太美的事物往往娇弱,“仙”终究不能在尘世长存,更何况当时的社会环境又非常恶劣,正如代表林黛玉的“木”便只能在春暖花开的季里生长,而黛玉的咳疾和失眠症也正是需要“出家”(和尚曾劝黛玉“出家”),避开纷扰的尘世,清心静养,才能康复。
    否则不仅身体,性格也会表现出许多弱点。作者在欣赏她们超凡入圣、飘逸脱俗的内质的同时,对其弱不禁风、目下无尘的外在则深表遗憾,曾讥讽黛玉“露酸”,晴雯“口角锋芒”,并且她们都患有“不足之症”。
     由于薛宝钗和袭人所秉的“气”是世俗的“邪气”,所以她们也就能适应各种环境,像“金”一样被世人喜爱、膜拜。  作者一方面深刻揭露和谴责她们内心的世故、阴险、冷漠无情;另一方面也赞赏她们贤惠、豁达的性情和丰美的身体。
  尽管这些美好的表面现象只是她们用来迎合世人的手段,作者仍然一分为二,称赞宝钗“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称袭人是“贤袭人”、“如兰似玉”。   所以,在作者的眼里,她们四人都是美中不足的人,有长处,也有短处。
    或者可以说,正气之人是“世外仙姝”、“阆苑仙葩”、“花神”般的超现实的人;邪气之人矫揉造作、俗不可耐的过于现实的人。那么,有没有人能将两方面的优点集于一身呢?有,是贾宝玉。
  他既品质纯洁,又有丰富的情感和健美的外表;他既热爱美的心灵,又热爱“美色”。“内正”和“外邪”完美结合的他便是曹雪芹心中“美玉无瑕”的理想的自然人。  宝玉的名字也寓意了他兼有宝钗和黛玉的个性,可见作者的思想既不流于世俗,也不同于君子之道,而是取长补短。
  因此,我们再不要把林黛玉、晴雯的痨病当作高贵的病,把她们的孤高自许当成是优点,也不能把薛宝钗和袭人的功利思想看作是美德。 黛玉是怎麼样的一个人呢?她完全不懂世俗社会的一些钩心斗角的事情,她全部不知道,她就是一派天真。
    其实红楼梦就是代表曹雪芹他的观点,曹雪芹最欣赏的人就是带著最原始的,我们人类最纯真的部分,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所以贾宝玉所喜欢的女孩子,就是没有经过污染的女孩子。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表露无遗。
  虽然她常常整贾宝玉,常常不理他,常常生气,为什麼 因为我们出气的往往就是你最亲近的人。  所以林黛玉会把一些气发在贾宝玉身上 那她为什麼那麼常常生气或常常哭呢 因为-焦虑。
  各位看到这就是,她的焦虑来自於:第一个,她没有安全感。黛玉因为她爱上宝玉之後,她知道她的婚姻没有自主权,所以她非常焦虑。那第二个焦虑是什麼呢 她看到贾宝玉对其他的妹妹都很好,她也感觉不出来,不知道贾宝玉就是特别对她好,,这时候她就会焦虑。
    第三:中国传统社会都认为要门当户对,贾宝玉身上有一块玉,薛宝钗有一个金锁,所以金玉良缘是相配的。大家也觉得薛宝钗的金锁的八个字和贾宝玉玉上写的八个字很配。你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威胁 所以因为黛玉有那麼多的焦虑,她会表现出嫉妒。
  讲完黛玉的性格,我们就来更容易体察这篇『黛玉葬花』的意义。  黛玉就是因为贾宝玉对宝钗太好了,冷落了她,所以才会吃味到去做葬花的这个动作。当她一个女孩子看到花落的时候,写出这麼优美的词来,而且表现出她自己。
  因为她自己的身世和这个花是一样的,她的生命和这花是一样青春年华,可是被风一吹就掉下来了,不单单象徵了她生命的处境,也象徵她的未来,她是一朵被吹落的鲜花,还不该凋落的时候,它就凋了。  所以她在写葬花词的时候,同时也双关了埋葬她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
   红楼梦人物介绍-贾宝玉 贾宝玉是悲剧的中心人物。他锦衣玉食,珠翠环绕,生活在温柔富贵乡里。但是,他并不满意这种生活,讨厌家庭加给他的种种精神上的枷锁,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一群纯洁无邪,聪明伶俐的女孩子生活在他的周围,她们的诚挚热情,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著他,她们的不幸和痛苦启发著他。
    酷爱自由的性格使他对一系列的封建教条产生了怀疑和否定的思想。 他否定读书做官的科举道路,鄙弃功名富贵。宁可读《西厢记》,《牡丹亭》,而不肯读四书五经,不讲八股文,不愿与贾雨村一流的名利之徒交往,不爱听「仕途经济」之类的「浑帐话」。
  他毁僧谤道,褒贬忠孝,与封建教育的一套格格不入。  元春封为贵妃,贾府里上上下下欢天喜地,只有宝玉置若罔闻,毫不介意。他大胆地否定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同情被污辱,被损害的的女子。
   在对湘云的判词写着:“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概括了湘云生于富贵,长于忧患,自幼失去父母,且又遭逢未杨,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苦痛一生的悲惨遭遇。
    由于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因此她的性格也随生活境遇的转变而有所变化。 由于她自幼生活在封建统治的高墙深院内,被禁锢在侯们似海的封建记邸中,长期标准的封建教养,使史湘云接受了一整套陈腐传统的思想观念。
  在第三十一回写的史湘云与丫环翠缕谈阴阳的一段话中:史湘云认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  ”当翠缕提出:“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时,史湘云就说她“糊涂”,骂她“放屁”,接着又把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上步说明:“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史湘云的这一篇宏论,突出地表现了她受封建的唯心主义的荼毒之深。  暴露出了其封建阶级的本质。 在这一湘云与宝钗是同一思想体系的。在她第一次正面出场贾府时,还是与林黛玉同榻而眠,而到了三十七回应邀入诗社时,就被薛宝钗拉去蘅芜苑同住了。
  在第二十一回,她见到贾宝玉要吃胭脂,就一巴掌把胭脂打落,同时骂他“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才改过。  ”从这就开始展露出这个贵族少女身上的封建道学气。接着她又操着薛宝钗的腔调,来劝贾宝玉去结交贾雨村之流,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这一番薛宝钗式的言论,惹得宝玉大为光火,立即象过去对薛宝钗一样,斥之为“混帐话”,给她难堪,赶她到别屋去坐。由此可见,在史湘云骨子里的,还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但随着她寄食依人的不幸遭遇和四大家族的衰落破败以及大观园的动荡不安,在最后一次诗会上的《柳絮词》明显地表现了她不愿封建阶级的“春光别去”及对将彻底失去天堂的无限依恋和哀悼。
   不过湘云性格的最大转换是在七十六回,那年仲秋节的日明之夜,贾母带领全家在大观园里开宴赏月。  他们虽强打精神,寻欢作乐,又是击鼓伟花,又是饮酒赋诗,又是说笑话,但一派肃杀破败的气氛却紧紧围绕着他们。
  再加上一阵阵传来的呜咽凄清的笛声,敏感多愁的黛玉自然对写感怀,俯栏垂泪。当更定夜阑,席散人归时,只剩下同病相怜的史湘云来宽慰林黛玉。说着说着,她也不禁对宝钗有所鬼抱怨“可恨宝姐姐,天天说亲道地热,早已说今年仲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亲历贾府重大变故,受到宝钗冷落,体会到世态炎凉的湘云终于对封建势力有所隔绝了。她与黛玉共同唱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贵族阶级覆灭前颓丧绝望的哀歌。另外在史湘云身上,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英豪阔大”“需月风光”的品格和横放杰出的才华等一系列的下面形象。
   史湘云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她辩证的人物思想性格对揭示作品本身所表现的社会矛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