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民间传说的“明年无春”有道理吗

关于“明年无春”

全部回答

2005-01-23

0 0
    近日来,记者从几家婚庆公司得知,他们的业务近来增速较快,而且预约较多,有的已预约到春节前几天。据了解,我省不少地方结婚登记的人数已呈明显增加趋势。这是为什么呢?一位从事婚庆的人士揭开了“秘密”:阴历的鸡年“无春”,不适宜结婚,因而有不少准备明年结婚的情侣将婚期提前到今年。
       一位气象专家说,所谓“无春”是指当年(阴历年)没有立春这个节气。比如阳历2005年2月4日就是立春,而2005年2月9日(鸡年春节)才进入鸡年;到阳历2006年1月28日鸡年过完,下一年的立春却还未到。
  这样,整个阴历2005年就没有立春这个节气,俗称“无春”。     “无春”是如何形成的呢?据天文学研究者介绍,节气按其实质来说属阳历范畴,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计365。
  24天,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阴历则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规律制定的,平年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或355天,比阳历年约少11天。
    为使阴历季节与阳历协调,我国从春秋战国时就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来“改进”阴历,即在19年中安插7个闰月,这样阴历的闰年就有383天或384天,比阳历年约多19天。
  因此,凡是农历闰年都有两个立春(比如今年),平年自然就可能没有“立春”了。因此,不论“无春”、“双春”还是“单春”都只是阴历和阳历之间的“阴差阳错”,是人类制定的不同历法造成的,并不影响四季轮回。
       我省一位民俗专家说,我国一些地方传统将“无春”年称作“寡妇年”、“盲年”,认为这种年份不宜结婚,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他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这些迷信的说法将逐步被人们抛弃。
  本报记者 刘安 。

2005-01-24

40 0
信则有不信则无

2005-01-23

36 0
明年立春在年后,所以一年无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