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哈尼族的基本情况

起源、风俗习惯、主要分布、人口(最美的图片)、哈尼族居住区有什么旅游景点

全部回答

2006-08-20

0 0

    人口为1439673人。 民族概况 我国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等县。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人口数为1439673。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没有文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三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约是古羌人南迁的分支。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八世纪,又有部分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
    在唐人文献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南诏”、“大理”政权建立后,其东部的“三十七蛮部”中,“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红河地区。
  元朝征服“大理”政权后,设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隶属云南行省,加强对哈尼族和各族人民的统治。  明代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领由明王朝授予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统治。
  清朝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了哈尼族地区的一些土官,流官制度代替了部分地方的土司制度,但思陀、溪处、落恐、左能等地土官仍被保留下来,土司仍然是这些地区的统治者。 社会经济 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为开拓祖国边疆山区不断进行辛勤劳动。
    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红河西岸哀牢山麓遍布梯田,高达数百级,从河谷到山巅,宛如天梯,宏伟壮观;并在梯田养鱼,使当地成为哀牢山区的鱼米之乡。绿春县茶厂所制滇绿,畅销内地。
  哈尼族所居西双版纳的南糯山,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哈尼族种植麻、棉、靛草,自织自染。  红河州首府个旧市是举世闻名的锡都,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产锡。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尼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居住在墨江、新平、镇源等接近内地的哈尼族,因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大,自明清以来已先后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范畴。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地汉族大体相当,土地的买卖、租佃关系已很普遍。
  而居住在西双版纳和澜沧江一带的哈尼族,则受封建领主的统治,有的地方还保存一定的“刀耕火种”原始生产方式。居住元江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和江城等县的哈尼族,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阶段。
    这些地区还残余着土司制度。由于这些剥削制度的存在,哈尼族人民长期以来受尽了压迫和剥削,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特别是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的统治,更使广大哈尼族人民的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哈尼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成立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还建立了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从1952年起进行了民主改革,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红河哈尼族地区通过和平协商进行土地改革,在西双版纳哈尼族地区则采取发展生产的方针。
   经过建国四十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尼族和哈尼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由昆明到边远各县之间都通了公路,哈尼族地区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建立了冶炼、采矿、机械制造、化工、水泥、纺织、塑料制品、卷烟、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
  农、林、牧、副、渔、矿各项生产大有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以哈尼族聚居的绿春县为例,现在80%的哈尼山寨有了学校,80 9/6以上的学龄儿童入了学。  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现在,县有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乡有卫生所,人民健康水平大为提高。
  在各条战线上,本民族干部逐步成长,在州、县、乡各级党政机关中,都有哈尼族干部担任领导工作,实现了本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文化艺术 哈尼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姿,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寓言、童谣、谚语、谜语等。
    神话,传说中有叙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有讴歌人类战胜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记》;有反映哈尼族历史迁移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诗歌主要有“拉八热”和“阿基估”两类。“拉八热”多在婚丧、节日、祭祀以及其他庄重的场合吟唱,曲调庄重严肃。
  “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间田野唱,以爱情为主,男女对唱。   哈尼族是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乐器主要有三弦、四弦、把乌、笛子、响篾、葫芦笙等,“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
  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木雀舞”、“乐作舞”、“葫芦笙舞,,等。在西双版纳地区流行的“冬波嵯舞”,舞姿健美,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风俗习惯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
  红河、元阳、绿春等地住的是土墙草顶楼房,以石垫基,以木为柱,土基砌墙,屋顶铺茅草,少数用瓦。楼房有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和存放粮食,上层堆放瓜菜等杂物。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平面屋顶,间间相连。
    西双版纳住的是竹木结构的楼房,旁设凉台,别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以黑布裹头。
  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穿长裤,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  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妇女,下穿短裙,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墨江、元江一带的妇女,有的穿长筒裙或皱折长裙,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系绣花腰带和围腰。
  妇女在服装和装饰上区别是否已经结婚,有的以单、双辫区分,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色区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
  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习惯,就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就算订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世世代代连续下来。丧葬主要实行火葬。 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信仰多神和祖先崇拜,祭祀由巫师“贝玛”主持。
  用巫术和草药治病。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每年祭祀象征寨神的“龙巴门”。  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部分哈尼族地区,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区传播过,但信教的人不多,影响不大。新中国成立后,上述宗教活动已逐渐减少。
   传统的节日主要有十月节和六月节。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节,就是过新年,节期5~6天,多至半月。六月节在红河地区称“苦扎扎”,一般在6月24日前后,节期3~6天。  此外,内地和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群众同汉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

2006-08-20

225 0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源于古代的羌人,与汉藏语族的彝、拉祜、景颇等族有渊缘关系。历史上曾有“卡多”、“雅尼”、“碧约”、“和蛮”等10余种称谓。约在公元九世纪,哈尼族从红河中游南迁进入西双版纳。
  现有总人口15。8万,占全州人口总数的19%,分布于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的各山区,其中尤以勐海县格朗和乡分布最为集中。  哈尼族在西双版纳分为吉威(平头爱尼)、吉坐(尖头爱尼)两个支系。
  哈尼族把“送米窝”作为元祖,一直延用父子连名制,父连子,子连孙,即父亲名字的末一字,作为儿子名字的头一个字。哈尼族信奉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每个哈尼族村寨都要建一道寨门,称为龙巴门,作为村寨与山野的分界,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之物,外地病人、牛马和非正常死亡之人的尸体不许入门,而村中生畸型胎儿的妇女和被认为“鬼怪”者,则被逐出寨门外。
     哈尼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竹楼。哈尼族妇女的服饰极富特色,少女头上戴帽,帽上和上衣上缀满银饰、珠贝、彩羽、彩穗,腰间系两条绣着彩色图案的飘带。百褶短裙下,腿上裹绣有图案的绑腿,再挂上一只缀 着彩穗、珠串的挎包,全身彩色斑斓,花团锦簇,妩媚动人。
  哈尼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媒妁定婚,举行婚礼时有“抢亲”习俗。    哈尼族的节日较多,主要“嘎汤帕”节(新年节)、“耶苦扎”节和新米节。   哈尼族语属汉藏语系藏语族彝语支。
  哈尼族没有文字,民间文学只有口头文学,内容有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哈尼族人民能歌善舞,普遍流行的舞蹈有“咚巴查”“嘎沙搓”、“入湟湟等”。哈尼族以生产粮食为主,而勐海县哈尼族的茶叶生产也有相当规模。
  

2006-08-20

218 0

    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 尼”、“碧约”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
  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
  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  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翘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  届时唱歌跳舞、打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
  表现了哈尼族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哈尼族地区到处都是山间沟渠如玉带、层层梯田似天梯的农耕景象。秀美迤俪势凌霄的梯田,是最能代表哈尼族文化特征的标志性景观。  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梯田是哈尼族得以绵延繁衍的物质载体;就深层次的本质而言,梯田构成哈尼族文化之魂,梯田是哈尼族民族精神的象征。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