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被动吸烟比吸烟更有害?
被动吸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流行病学者在研究死因的队列研究中就开始调查了人群中被动吸烟的情况。80年代以后,国外在这一领域中研究报告数目激增,研究范围涉及医学、社会、法律及管理等多个学科。 仅1997年一年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中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就超过640篇。下面仅就公众关心的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一)致病机理研究
1。对免疫系统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①烟雾中的颗粒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活化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内的基因和膜脂蛋白,促使疾病或肿瘤的发生;
②烟雾中的冷凝物(主要为尼古丁和焦油)能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全部
被动吸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流行病学者在研究死因的队列研究中就开始调查了人群中被动吸烟的情况。80年代以后,国外在这一领域中研究报告数目激增,研究范围涉及医学、社会、法律及管理等多个学科。
仅1997年一年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中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就超过640篇。下面仅就公众关心的几个方面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一)致病机理研究
1。对免疫系统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①烟雾中的颗粒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活化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内的基因和膜脂蛋白,促使疾病或肿瘤的发生;
②烟雾中的冷凝物(主要为尼古丁和焦油)能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使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促使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发生;
③烟油可激活致癌代谢酶(AHH),使致癌物损伤染色体DNA,烟油亦可直接损伤染色体DNA导致细胞突变,使肿瘤发生;
④吸烟可致细胞免疫活性下降,促使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肿瘤发生。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①减少血红蛋白的携氧,并使心肌利用氧的能力下降,其表现是被动吸烟者的运动能力下降;
②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损伤冠状动脉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③可明显增加血液中无核内皮细胞残骸的数量,其残骸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④致血脂代谢紊乱,血液中保护性血脂成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
3。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涉及香烟烟雾对不吸烟者眼、耳、鼻及呼吸系统的刺激和功能影响,对儿童及成人认知、智力及心理反应的影响,对妇女妊娠和胎儿发育及致畸的作用等等。
(二)因果关系的研究
据美国加州环保署1997年的一份最新综述报告:
1。
已确定与被动吸烟有因果关系的疾病(或危害)有: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婴儿猝死综合症、儿童支气管炎及肺炎、诱发和加重婴幼儿哮喘、儿童中耳炎、肺癌、鼻咽癌、心脏病的死亡率和急慢性冠心病的发病率。
2。有待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和数目以积累证据的健康损害包括:
流产、婴幼儿认知和行为发育障碍、诱发成人哮喘、促发肺纤维化、肺功能下降和头颈部肿瘤。
另外,对被动吸烟是否可致神经管发育畸型等出生缺陷、男性精子活性下降、妇女肥胖、多孕和提早闭经、罕见的儿童肿瘤、乳腺癌、胃癌、脑瘤、造血和淋巴系统肿瘤也正在研究中。
3。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死亡和发病估计:
美国每年因被动吸烟死于肺癌3000~4000例,死于心脏病35000~62000例,同时会发生1900~2700例新生生儿猝死,8000~26000例儿童哮喘和150000~300000例儿童支气管炎或肺炎。
目前我国尚无此类估算的数据,但其数字肯定远远超出上述发达国家的估算。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