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姓氏,姓氏。姓与氏是什么关系?

全部回答

2018-09-29

0 0
    在古代姓和氏的意思是不同的,而且只有贵族才有姓和氏,平民虽有姓,却没有氏,或者甚至连姓也没有,而以各自所从事的职业和专长来称呼,如庖丁解牛之庖丁,楚国之优孟,善奕之奕秋。
  “百姓”一词最初也就是“百官”,平民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藏族由于直到新中国才走出奴隶制社会,因此,这种贵族才有姓氏而平民无姓氏的现象至今还存在。  藏族平民但为了区别族系,往往在名字上缀以出生地、职业等的称呼作为说明,如玛钦次旦,即炊事员次旦,兴索次旦,即木匠次旦,“玛钦”、“兴索”的作用相当于姓。
   姓,《说文解字》的解释是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 。  可见“姓”本义指出生时母亲所感生之物,如“姬”得名于熊迹, “姒”得名于蔻队 ,“子”得名于燕卵等,所以“姓”是由“女”和“生”组成。
  那些最早的“姓”大都有个女字边。像周王室的姓“姬”,如“姬昌”。齐王室姓“姜”,如“姜尚”。商王室姓“好”,后来被去女字边变成“子”,如纣王帝辛叫作“子受”。   古代的社会最早是母系社会,是群婚制,也可说没有婚姻的概念。
  最初是血缘群婚制,族群内男女一妻多夫或多夫一妻,甚至不限制近亲不近亲、伦理不伦理的。血缘群婚制后变为族外群婚制,族外群婚制不仅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它族群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它族群的男子为“夫”,夫与妻晚上在一起,白天则各自生活居住劳动在自己的氏族内,夫妻既没有劳动上的互助,又无经济上的义务及权利,也没有感情上的问题。
    故上古之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从母姓,这也解释了为何古书记载中上古圣人都是感天而生。当今之人看到这些一定会惊诧莫名,其实大可不必,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嘛。 随着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取代,男子要求妻子服从自己,子女继承自己,婚姻制度也变为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一点商代已确立,周时更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同姓不婚”。
    “姓”于是开始转变为表示父系血缘关系,作为一种共同血统的徽号,并有了“氏”的概念。通常嫡长子会继承“姓”,但是被分封出去的儿子们就会有氏,以表明他的身份。但是这种姓氏的排法其实古代是有规矩的,嫡长子都是用“姓”表示他是老大,老二以下还是可以用姓,但传到第五代之后就一定会换成“氏”,是为五服。
    也即五代后你就不算跟本家有密切关系了,这时候你就按造你自己的身份称一个“氏”。氏,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蔓生于父系宗法社会,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氏者,旁支别属,“胙土命氏”,“氏”大部分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被追加的称号而来,是地位身份的象征。  故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
  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如屈原是楚王的后代,姓“芈”,“屈”是芈姓的一个分支。再比如孔子,史书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出身宋国贵族”。答案很明显了,“孔”是他的氏,那么他姓什么?他是宋国贵族之后,宋国是周初大分封时封给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微子启既然是纣王的哥哥,当然跟纣王同姓。
    前面说过了,商王室姓“子”。但是,一国内的贵族有同姓和异姓之分,因此宋国贵族不一定会跟宋公同姓。那么孔子呢?《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说自己“丘也殷人也”,因此自然和殷人一样是“子”姓。
  再比如孟姜女。先秦时代,女生的名字是先把“出生排行”放在前面,然后是姓,然后是名。  孟姜女,孟,排第一的老大,姜姓。女应该不是她的名字,就是“姜某女”的意思。 “氏”是可以时常变化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
  氏的这些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如战国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后,他又称为商鞅。   然而,这么复杂的制度当然要靠宗法制度维系,秦以后宗法制度已不再完善,改氏的情况不多了,而且自战国以后平民开始有姓。
  汉代之后已姓氏不分, 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顾炎武《目知录》中说到“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宋代郑樵在《通志》的总序里面也写到“生民之本,在于姓氏。
  帝王之制,各有区分,男子称氏,所以别贵贱;女子称姓,所以别婚姻,不相紊滥。秦并六国,姓氏混而为一,自汉至唐,历世有其书,而皆不能明姓氏”。 今天讨论的姓其实大部分是来源于“氏”。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