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具有这样五个基本特征:
(1) 记录有知识。知识内容是文献产生的先决条件,没有知识内容就谈不上文献的产生,知识内容也是文献实现其价值所在。甲骨上刻的主要是占卜辞;青铜器上记载的主要是一些法典、赐命、契约。
往后逐渐记录了诗词、
法律文书、经文以及医学、天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到今天,记载的内容更是不胜枚举。
(2) 存储在载体上。文献以一定的载体形态存在,我国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在甲骨上刻辞记事。
从殷周到西汉,在青铜上铸刻文字,还有石刻。在纸普遍使用之前,竹木简和缣帛曾经是知识的主要存储介质。东汉以来,纸一直是全部人类知识的最重要的存储介质,先是书写,后是活字印刷,再到机器印刷。 发展到现在,又有了胶片、磁带和光盘。
(3) 有记录手段。知识本是无形的,必须通过有形的文字、符号、图形等表达出来,记录下来,组织成一定的格式,才能被认识、被接受,也才能传播。
(4) 能够传播。文献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不能进行传播和交流,就失去其产生的意义。
在汉代,尽管当时书籍的生产还十分不容易,但已有了书籍的交换和流通。现在文献多种出版类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文献能够进行更快更广泛的传播。
(5) 适于保存。只有通过文献的保存,才能实现人类知识的积累。
作为一个整体,文献在人类社会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①是汇集和保存人类精神财富,供全人类分享利用的人类知识宝库;
②是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
③是衡量某一学科领域、某一个人、某一个集体以至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和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启发思路、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