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8-09-13

3 0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   孔子(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先世本为宋的贵族,后迁于鲁。他从五十岁起,才开始在鲁国做过较大的官,不久即失去职位,以后一直到处奔波,去过不少国家,但他的政治理想一直未能实现,最后老死于鲁。
  他把历史上的思想材料,加以提炼,创建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都被收入由他弟子所编集的《论语》之中。他以仁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论语》中论述仁的地方在百处以上。
  所谓仁就要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仁者爱人”。他以为一个人若要达到仁的标准,就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以求符合礼的要求。  他弟子说他一贯之道是忠恕。
  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就是在处世方面要多为别人着想。总之,孔子把仁看作一切道德的总和以及道德当中的最高准则。   孔子爱人的原则也贯穿于有关治国治民的主张之中。例如他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子为政,焉用杀”,等等。
    这些话表明他反对君主对人民横征暴敛和滥施刑杀,而应通过宽惠的手段来得民心,以求得政权的巩固。他对刑罚的见解是:刑罚失中会使人民手足无措,而治国不能单靠刑罚,采用德治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他认为一个国家足食足兵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必须取信于民。对于用人他也比较重视,认为治国离不开有用的人才。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他明确地表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即对鬼神持怀疑态度,所以主张应该敬而远之。他还认为,“不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传统。   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孔子生前,他的政治理想无法付诸实现。
    但从战国开始,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成为天下之显学而发挥其一定的作用。从西汉到明清,儒学基本上一直处于一尊的地位,孔子被称为“圣人”或“至圣”,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尽管历代的儒学经过某种改造,和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会有一定的差异,但象强调德治、重视教化、轻鬼神重人事、积极进取等儒家思想的基本准则,仍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和产生影响,而且,久而久之,儒家的有些思想和观点不断地渗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之中。
     孔子和孟子是先秦儒家的“正统派”代表。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出身于一个衰落的贵族之家。他年轻时曾做过许多卑贱的事,后来长期过着私人讲学的生活。
  据说他先后共有“弟子三干,贤人七十”。他经常带着门下弟子,周游列国,但很少有亲自实践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晚年整理文化典籍,据说,《尚书》和《诗经》是他整理出来的,《春秋》是他编定的。
  《周易》附有他的解说,《礼》、《乐》经过他的审定。他去世后,门人弟子把他的言论辑成《论语》。 儒家的主要观点与价值取向   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是“仁”、“礼”、“中庸”,而“仁”居于核心的地位。
    《吕氏春秋·不二》说:“孔子贵仁。”“仁”字古已有之,从二从人,显然是指人际关系,可以说孔子以仁为中心建立了儒家伦理学。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意即仁者应把人当作人来爱护。
  他还把为仁之方叫做“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包括正反两面,其正面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反面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换位思维,将心比心。孔子的这一“忠恕之道”后来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发挥得更加尽致,其言曰:“所恶于上。
  毋以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有,毋以加于左;所恶于左,毋以加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絜矩之道,就是以自己衡量别人之道。  对于统治者来说,能够宽以待民,惠以使民、勿行苛政,就算“仁人”,其所施政就算“德政”。
  孔子倡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上述思想在历史上发生很大的影响。“礼”即礼仪、礼节、礼教,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也不乏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信条。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意即加强主体道德修养以符合社会性的道德规范,这就涉及“仁”与“礼”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仁”与“礼”是一对矛盾,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
  但孔子更重视对于道德主体精神——一“仁”的培植,以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  他看到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若缺乏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单纯凭借社会性的外在约束。
  其效力是非常有限的。“中庸”是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执两用中”、“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孔子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
    张伤年先生在《孔子哲学解析》一文中,曾以十个命题对孔子思想加以统摄,这十个命题是:“一、述古而非复古;二、尊君而不主独裁;三、信天而怀疑鬼神;四、言天命而超脱生死;五、标仁智以统礼乐;六、道中庸而疾必固;七、悬未知而重闻见;八、宣正名以不苟言;九、重德教而卑农稼;十、综旧典而开新风。
    ”这十个命题可以涵盖孔子思想的整体风貌,值得咀嚼、消化,加深理解。   孟子(约公元前385一前304年),名坷,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一生的经历很像孔子,长期过着私人讲学的生活。
  他一直崇拜孔子,景仰孔子的学问德行,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由于他全面效法孔子,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号“圣人”一一“亚圣”。他的思想观点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力倡“仁政”,反对暴政。他认为仁政与暴政的分野,在于是“以德服人”还是“以力服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他认为:国君若施行仁政,首要的是在经济上使民有恒产,要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于是“民有恒产乃有恒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教化,就可使人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者,形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淳朴民风。
    孟子倡导的仁政,实际上就是耕织结合的个体小农经济,这是一条有利于当时社会封建化的主张。此外,孟子的仁政说在政治上主张“尊贤使能”,在军事上主张: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
     孟子主张仁政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良本性的根苗,不过有的人后来保待发扬了这种本性,有的人则把它丢掉了。  他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说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志士仁人。
  对孟子的上述观点,人们曾讥之为先验道德论和超阶级人性论。然而换一个角度,它肯定了人有接受道德观念的潜在可能性,也肯定了后天学习修养的必要性,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这一方面说来,孟子的人性论又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孟子还提出“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他认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民众,民众是国家、诸侯、天子存亡或变更的最根本的因素,这就是所谓“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孟子看来,天子、诸侯、大夫、国家都是可以改立变置的,只有民众是无可改换的,因而人民是最根本的。  孟子还提出国事由国人来决定的古代民主论,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夫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左右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在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当时虽不能达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认识高度,但也揭示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民心向背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他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观点,都成为流传不息的千古名言。   参考文献:《中国大百科全书》。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