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生物学

果蔬"膨大剂"到底会不会危害健康?

全部回答

2011-06-04

0 0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之严重,已让消费者成了惊弓之鸟,但有些媒体仍然唯恐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于强大,把本来不是问题的现象无限放大。例如最近有报纸称,某地的西瓜发生“爆炸”,是因为瓜农施用了“膨大剂”,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专家称它会危害人体主要神经系统,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
    消息传开后,许多人吓得不敢吃西瓜,一些地方的西瓜因此滞销。   后来有农业方面的专家出来辟谣,西瓜爆裂未必与施用膨大剂有关,目前也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施用膨大剂会危害人体健康。
  但又有人出来反驳,媒体也全都当成“专家观点”报道。人民大学一位经济学博士称“既然植物激素能够改变植物的生长规律,人吃了之后不可能没有副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部一位一贯发表各种奇谈怪论唱反调的副教授称国外动物实验显示膨大剂对健康有影响。
  更有人言之凿凿,膨大剂最早是日本研发出来的,后来发现有问题,就把它给禁了。   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氯吡脲,它能够刺激植物细胞的分裂、增长,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又叫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本身就能分泌的,只不过科学家用人工合成并做了改造,增强了其活性。
  “激素”两字让人很害怕,误解可能相当程度是因此导致的。但是人不是植物,能改变植物生长规律的东西完全可能对人没有影响。实际上,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在化学上是非常不同的物质,并不会对人产生类似激素的作用。
    反之,动物激素也不会对植物产生激素样的作用,“避孕药黄瓜”不过是以讹传讹。黄瓜施用的也是膨大剂之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对人体没有激素样的副作用,未必就没有其他副作用。
  我们不可能拿人来做毒理实验,通常的做法是做动物实验,给动物长时间喂食大剂量的药物,看看动物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由此推知对人体的可能影响。  动物实验没有发现氯吡脲有神经毒性,所以说它会危害人体主要神经系统、毒害儿童云云纯属谣言。
  动物实验发现,唯一受氯吡脲影响的器官是肾脏,出现了炎症,但是这是每天大剂量地喂食氯吡脲,喂了两年后才发现的。这个剂量相当于一个人每天喝几升未稀释的氯吡脲溶剂,连续喝两年。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膨大剂的实际用量很小,是把市售0。1%氯吡脲溶剂又稀释了100倍再喷洒或浸泡,这个使用剂量不会对人体有害。有人说:我不担心正常使用剂量,我担心的是瓜农会过量使用。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植物激素和杀虫剂不同,并不是使用量越多越好,使用剂量是其最佳剂量,用多了效果反而更差。  即使过量使用,离上述的最小有害剂量还差得远呢。   可见氯吡脲是相当安全的农药,美国、欧盟等世界各地都允许用它来处理水果。
  日本也允许使用,它既不是日本研发出来的(是美国研发的),也没有在日本被禁用。一种已在世界各国安全使用多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在中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得归功于某些媒体和伪专家的联手炒作,瓜农却被牺牲掉了。
    也许媒体是真心要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却眼神不佳,看错了地方,暴露出了科学素养和新闻素养都有问题:既缺乏科学常识,又不会找真正的专家,就仓促地报道,引起恐慌。 。

2011-06-04

365 0
应该不会。因为植物和动物的生理结构大不相同,植物的激素不会再动物身上起作用。乙烯也不会导致动物性早熟。

2011-06-04

379 0
      好好的西瓜炸在了地里,一片狼藉,侥幸有几个没炸开的,也如同玻璃般易碎,运输的路上稍有颠簸也会四分八裂。爆炸的西瓜不仅炸碎了瓜农的心,也扰乱了消费者的神经:到了夏天,谁能不吃西瓜啊!不炸不知道,一炸倒是让人们知道了:原来很多西瓜都用了膨大剂啊!如果吃了这些通过人工方法催熟、催甜的西瓜,身体健康会不会受影响呢?《消费主张》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冯双庆教授向记者介绍,膨大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脲,属苯脲类物质,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在实际应用中,把氯吡脲原药制成0。
  1%或0。5%的乳油,浸沾、涂抹或叶面喷湿,可以使果实迅速膨大。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个很广的范围,膨大剂是植物调节剂上的一种,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使它的果实能够迅速长大,具体一点说就是它的果实的细胞分裂特别快,从外观上看,这个果子长得个儿就特别大。
  所以说,这个膨大剂出现以后,就非常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据介绍,膨大剂最早是在美国首先研发的,在1985年,日本开始生产这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但是在使用以后,却发现了很多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日本)使用以后,就发现这果子就会有一些畸形,长得不规则,而且它很不耐贮藏,很容易烂。  所以说,日本就没有再生产和使用。
  但是在80年代末期的时候,我们国家就从日本引进了这种膨大剂,而且在92年的时候,在农业部登记注册,在我们国家一些省份就开始使用了。那么直到2007年,就正式的登记这一个叫“果旺”,范围就更大大了。
     那么,膨大剂到底对人体有没有危害?使用了膨大剂的瓜果我们能放心吃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冯双庆:这个植物的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它是两个系统。  比如说这个生长调节剂,它对于这个果子它能膨大,能加快,但是并不见得会在我们人体里头会怎么怎么样。
  所以,这还是两个系统。   冯双庆教授认为,它对人到底有没有什么损害现在没有一个定论。但植物的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不太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而且,目前并没有研究表明,膨大剂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
       专家观点:建议不要使用膨大剂   这两天,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也一直在关注西瓜炸裂事件。他认为,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瓜果种植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暴露出了一个过去我们忽视,但是又存在很大问题的一大类产品,过去消费者很关注比如一般的食品添加剂,比如肉类的瘦肉精这些。  然而实际上我们吃的瓜果类也有一大块促进改变植物正常生长规律,应该叫植物类的添加剂,瓜果类的添加剂,过去它浮在水面底下,我们没注意,实际上这一次感觉到了这一大块儿问题很严重。
     郑风田教授认为,这次的炸瓜事件中,最应当引起关注的是膨大剂的滥用。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现在不仅仅西瓜用,像这个猕猴桃,葡萄、草莓,它都希望里面的果肉长得更多,所以这时候膨大剂就被用上了。
    膨大剂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是核心还是促进细胞分裂的各种细胞分裂的激素类物质,它应该简称是植物激素类的物质。片面地改变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让它无限地去分裂分裂分裂,最后达到增产的目的。
     郑风田向我们介绍,因为膨大剂能够带来20%以上的增产效果,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在果蔬种植中使用。  但是,在国外,膨大剂的使用却远没有中国这样广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整体在全球分成两大派。
  一派以美国为首的,各种各样新技术滥用;另外一派就是以欧洲和日本为首的,很慎重。美国它问题比较少一点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美国的农场都很大,公司的规模也很庞大,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严格按照安全标准来使用。
    但是像我们国家和日本,都是小农,小农的数量又很多,规模又很小,像我们国家有2亿多小农户,有几十万家小作坊,所以一旦你批准他使用了,他就有可能出现滥用。   郑风田认为,瓜果种植中应该减少使用膨大剂或者不用,因为这一类产品并不是技术上确有必要添加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郑风田:我觉得一个作物正常的生长应该是健康的,而你人为地把它这个正常的生长给阻断,让它长得很高很壮,就像一个人,你让他吃各种各样的激素然后让他长两三米,那健康吗?那是不健康的。
    同样的道理,植物也是一样,因为植物它也是一种生命,所以我一直认为就是这些对营养健康没有多少作用的,然后片面地想提高一些产量,然后想多获得一些经济利益,这样的一个行为应该是禁止的,应该是慎用的。
   。

2011-06-04

348 0
目前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表明"膨大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生物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