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大师,如果是女的买车,15万,买
了解南京那段往事,不忘当年历史,为的是憎恨侵略,寻的是崇尚和平,不是为了加深新时代的中日仇恨。
在我们国土上建立中外合资车厂,主要造车人多是国人,把世界先进汽车技术引为我用,强我汽车工业,壮我综合国力,何过之有?
我历来反对把购一部私车也“政治化”,多数国人并不富裕,花大钱购车并非易事,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应该买到实实在在的好车。
有人称日车不安全,我前几天回答过网友的相关提问,再复制过来供大家参考。先看一下15万以下C-NCAP成绩部分比较突出的车型(满分50分):卡罗拉48。6分,朗逸47。4分,宝来47。2分,雅力士47。 1分,飞度46。4分,荣威45。5分,福克斯45。4...全部
了解南京那段往事,不忘当年历史,为的是憎恨侵略,寻的是崇尚和平,不是为了加深新时代的中日仇恨。
在我们国土上建立中外合资车厂,主要造车人多是国人,把世界先进汽车技术引为我用,强我汽车工业,壮我综合国力,何过之有?
我历来反对把购一部私车也“政治化”,多数国人并不富裕,花大钱购车并非易事,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应该买到实实在在的好车。
有人称日车不安全,我前几天回答过网友的相关提问,再复制过来供大家参考。先看一下15万以下C-NCAP成绩部分比较突出的车型(满分50分):卡罗拉48。6分,朗逸47。4分,宝来47。2分,雅力士47。
1分,飞度46。4分,荣威45。5分,福克斯45。4分,奇瑞A3和明锐45。3分。
去年央视2套节目对C-NCAP的央企体制能否公正提出过质疑,还有就是汽车安全碰撞无国家和行业标准,C-NCAP到底依托什么标准。
之后,中汽研负责人反复就多项问题做出解释,各界对C-NCAP也是贬褒不一(你也可以在网上查到各方观点)。我们注意到,C-NCAP的标准是参照国外NCAP标准并高于我国汽车安全标准自行建立的汽车碰撞试验标准;各网站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C-NCAP成绩可以做为参考;时至今日,“牙防组”早已被撤销,而C-NCAP非但未被撤销,反是不断向汽车企业发通知,继续一批接一批试验,并不断发布汽车碰撞成绩。
我个人认为,C-NCAP碰撞试验成绩可以做为参考,总比听“江湖传说”更有参考价值,但不必绝对化,毕竟试验环境不能含概所有的车辆事故现场实况;最重要的安全主体是驾驶员,最主要的因素是驾驶员如何驾车。
谈到汽车安全,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以保护人(包括驾驶员、乘员和行人)为主,还是保护车为主。如果保护车,肯定是车子做的越硬越好,而若保护人,车子既不能过硬,也不能太软。恰恰世界上所有的NCAP的宗旨都是为了保护人;楼主提到的也是人身安全问题。
我常给身边朋友提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快速往墙上撞,可以抱着以下三种物品:铁块、重体海棉、普通充气气球,你会选择哪个,朋友们无疑都会选择重体海棉。那么为什么不选择更硬的铁块和更软的气球呢?因为,只有海棉才能更好的吸能,也只有更好的吸能才可达到保护人体的目的。
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如果轻微,人员通常不会受到明显的伤害,这样车子碰车子或碰墙本身刚性弱的“更惨”一点;如果是重度,不论是什么车,后果都难以预料;如果是中度的(这也是各NCAP设定的时速50公里左右标准),显然是可能发生碰撞的部位不软不硬、吸能恰到好处、而载员仓尽可能小的变形的汽车对人的保护才是最佳的。
那么到底软到什么程度、硬到什么程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对人体的伤害呢?这必须借助先进的多点感应、探测、传导仪器来测试。
因为驾乘人员在发生意外时所受到的伤害常见两种:一是惯性所产生的二次碰撞(即人沿撞击方向撞击车内),二是载员仓变形挤压。
各品牌汽车全部是围绕着解决这两个方面大做特做被动安全(框架吸能、防撞杆吸能、机构折溃吸能、安全带缓冲、安全气襄缓冲、减小A、B、C柱和底盘变形等)方面的文章。而主动安全(机械操控、刹车、防抱死、防侧滑、车身稳定、各类危险预警等各种系统)方面主要体现在事故发生前的预防性。
我们许多朋友总有一种误解,就是外钢板硬的车就安全。昨天一位朋友驾驶100多万的沃尔沃S90,这应该是公认的安全方面做的最好的车型之一,然而,它的外钢板并不厚,谁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敲压对比,“皮簿”的中高档车到处可见并已成为大趋势,大家可以去亲自试一试;即使是同一展厅里的迈腾和宝来,也是宝来的外钢板更厚。
其实,道理很简单,汽车专家们比我们普通人更懂汽车的安全,真正的汽车本身的安全靠的是汽车的内在安全综合技术和性能,不通过科学的汽车安全碰撞试验,仅凭普通人用眼看和手摸是辨别不了的。而高强度、高韧性、高张力、低重量、耐腐蚀的汽车外部材料是汽车科技发展的必然,不能“以厚簿论英雄”。
任何一家汽车公司都不敢小视所造汽车的安全,否则,其巨额投资随着时间和实践将“打水漂”,问题是这个车厂有没有更好的汽车安全技术、能不能找到低成本和造安全车的最佳平衡点。
不少朋友见到汽车小刮小碰后车子受损略大,就称其不安全,却想象不出一但发生中度以上碰撞时的人员受伤害情景。
也有把外钢板较厚的车称为安全车。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应该明白,仅凭直觉经常会误导人的认识,人类几万年来对世界的认知之所以在不断进步,就是经过反复的实践和科学试验来实现的。
既然国家允许C-NCAP继续运做,既然国内各车厂都去做C-NCAP试验,既然中汽研每次试验都有大量的记者、相关各界参加,既然试验的结果要向国内外发布,我们普通人参考一下其成绩又有何妨?当然,还可以去参考一下国外原型车的NCAP碰撞试验成绩。
目前,各汽车网页普遍采取亚太公司的J。D。Power汽车调研结果作为参考,楼主也应该查看一下,了解一下为何日车成绩比较突出。还可以查看一下国内外汽车销量情况,想一想为何部分日车销量非常突出。
我比较赞同选车“较便宜的车(25万以下)以日系为重点,较贵的车(16万以上)以德系为重点”,这是因为,较便宜的车以实用为主,从实用的角度看,日车比较突出,较贵的车要讲究档次,而从档次上看,德系车相对有优势。
当然,人无完人,车无完车,其它这系、那系的车都有各自的卖点,只要自己通过论证,认为哪款车更适合自己,就应该作出选择,包括日系车。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