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火枪战争中的人都不怕死吗?

像《爱国者》当中,面对面地射击,士兵们竟然不会畏缩。这让我有种“排好队来送死”的感觉。

全部回答

2009-04-10

0 0
     美国独立战争时代,多数用的还是滑膛燧发枪,其有效射程在40米至100米间,弹丸就是铅粒,其射程和杀伤力说实话还比不上中世纪的英格兰长弓,唯一的优势就是精度比弓箭强些。
  即使在战争后期出现的少量弗格森狙击步枪,射程也不过180米。 而在中世纪的战争中,面对敌方的箭雨,士兵也是排成密集队形冲击的。  那么面对威力和射程均不比弓箭强多少的火枪,依然排成密集队形敲着战鼓前进就没什么不能理解的了。
  即使挨上一枪,也就是受伤,那时多数死亡的士兵是因为事后的感染而非铅粒本身的杀伤力。 直到十九世纪后半期,随着后装来福枪的普遍装备,更重型的旋转飞行的子弹的射程、精度和杀伤力突飞猛进,步兵就再也不敢采用密集队形而改为散兵队形了。
     所以,楼主说的火枪时代的密集队形对射貌似吓人,但其实并不比今天散兵冒着机枪火力冲锋更危险。

2009-04-11

53 0
国人历来有认为火枪装填速道慢、射击精度差甚至打不死人的观念。所以一直到义和团还是主要以冷兵器为主。遇到火器就是尽快冲到跟前好进行肉搏。

2009-04-10

50 0
他们是怕死的,但没办法这是军令,而且火枪装填速道慢、射击精度差射程太近等缺点,士兵们要来一个短兵相接的地方战斗,伤亡大

2009-04-10

66 0
    什么时代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这样你就认为不怕死了吗,那在八里桥之战中数万蒙古骑兵面对英法联军的枪炮前赴后继发起冲锋,几乎全军覆没,下面是我找的资料。 1860年9月21日清晨,一场残酷的战斗在北京郊外八里桥上演,对阵双方是清朝军队和英法联军。
     清军主力是两万五千多名蒙古骑兵,其统帅是一年前指挥清军成功击退英法联军的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而英法联军总兵力一万八千人,实际投入作战的是大约六千人的法国军队,统帅是六十四岁的老将孟托邦。
       一年前大沽保卫战的胜利让僧格林沁对这场大决战充满了期望,而在坦荡如砥的华北大平原上遭遇曾经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孟托邦的心里也着实没底。然而,出乎双方指挥官的意料,战场上并没有出现“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肉搏战,而是英法联军主宰下的彻头彻尾的大屠杀。
       “尽管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复地冲杀,还是一开始就遭到惨败!”法军军官吉拉尔亲眼目睹了这支蒙古骑兵的覆灭,“这些勇敢的,然而还不够灵活的战士,与其把战场易手,让给敌人,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   此役,僧格林沁统帅的数千蒙古铁骑仅有7人7骑生还,而英法联军总共死亡12人,其中还包括自己人的误伤,以至于法国议员们讥笑这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     虽然军事学家们津津乐道于僧格林沁在这场战役中的指挥失误,但是,超过1000:1的死亡比率,无论如何也不是僧格林沁个人的失败。
  从威震世界到溃不成军,八里桥之战与其说是蒙古骑兵凄婉的绝唱,倒不如说是游牧文明遭遇工业文明的悲怆开端。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