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对柳絮过敏怎么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全诗

全部回答

2008-07-13

0 0
    宋。晏殊:寓意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谥元献。以文章得时誉,诗词尤婉丽,擅长小令。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此诗《寓意》,一作《无题》。无题,故隐其题;寓意,寄托其意。总之,一段幽怨难以明说,是一首含蓄有爱情诗。 首联飘忽传神。一开始出现的便是两个瞬息变幻的特写镜头:“油壁香车”辘辘而来,又骤然消逝;一片彩云刚刚出现而又倏忽散去。
    写的都是物象,却半隐半露,寄寓了一段爱情周折,揭示主旨。“油壁香车”是古代女子所坐的装饰精美的轻便小车,指代女子。车是这样的精美,则车中人的雍容妍丽,可以想见。然而这样一位美人却如巫山之云,来去无踪,重逢难,怎不令人怅惘!“峡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美丽传说,渲染浓密的爱情气氛。
    但“云雨巫山枉断肠”毕竟是一场虚妄。前句写人间,写现实;后句写天上,写梦幻。首联写得兴象玲珑,清新流丽。 颔联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
  宋葛立方说:“此自然有富贵气。”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  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
  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摇曳,柳条轻拂,飞絮萦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大概是诗人相思入骨,一腔幽怨无处抒写,又适值春暮,感时伤别,借景寄情;或是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一段幽情再现。
    这里展现的似乎是实景,又仿佛是一个幻觉。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可谓“一着一字,尽得风流”。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写眼前苦况,欲遣不能。多少日子以来只凭酒杯解闷,由于饮得过量,形容憔悴,心境凄凉。
  “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  目前又是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末联宕开一笔,由没问自答作结,深化主题。诗人似乎想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出来,探索寄书的途径,去寻觅失去了的爱情。
  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如瓶落井,一去不回。原来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  这两句看似寻常平直,却是全诗中决绝语,最为沉痛哀怨。
  “处处同”三字弦外有音,寻绎其意,乃人事阻隔,才处处有碍,无路可通。 晏殊被人称为富贵闲人,然而他的诗在富贵气中却有缠绵悱恻的情致。

2008-07-15

79 0
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2008-07-13

67 0
七律·寓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