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什么是白皮书……

好象什么颜色都有,说下

全部回答

2008-06-17

0 0
    ▲白皮书 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纸皆为白色而得名。英语中“WHITE PAPER”和“WHITE BOOK”,汉语均译作白皮书,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英国,“WHITE PAPER”主要指政府发表的短篇幅报告。
  任何题材、任何组织机构均可使用,亦可用于包含背景材料的政治性官方声明。   “WHITE BOOK”,篇幅较长,内容更为重要和充实,主要是有关重大事务的一种官方报告书。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在使用“WHITEBOOK”和“WHITE PAPER ”时,往往未加严格区分。
  英国1865年4月用WHITE BOOK”的形式发表了《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白皮书》,书名用白皮书,封皮也用白色。   ▲蓝皮书 蓝皮书用于官方文件时,主要指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
  因封皮是蓝色,故名。开始发行于1681年,自1836年才公开出售。其名称是《英国议会文书》,是英国政府提交议会两院的一种外交资料和文件。 有一类外文称为蓝皮书的,并不属于什么官方文件。从内容看,乃系名人录、指南、手册之类的工具书,甚至包括纪念画册。
    如美国政府官员名录、社会名人录、国务院每月发行的驻美外交人员衔名录,以及美国一些大学作试题答案用的小册子也称蓝皮书(汉语可译为蓝皮簿)。 ▲红皮书 使用红皮书的国家主要有西班牙、奥地利、英国、美国、土耳其、前苏联等。
  有的用于官方文件,有的用于非官方文件。西班牙于1965年、1968年先后发表《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红皮书》(英文版)。  英国早在13世纪就有用于财政方面的红皮书。 此外,有的国际组织亦使用红皮书,如《国际电信联盟红皮书》。
  当然最有名、发行量最大的“红皮书”莫过于六、七十年代的《毛主席语录》——“红宝书”。 ▲黄皮书 黄皮书过去被泛指旧中国和法国等政府发表的重要报告书,因为习惯上使用黄色封皮,故有此名。   19世纪末,法国有一本黄皮书,内容是有关法国与中国就修筑滇越铁路进行的交涉。
  1971年台湾《中国月刊》用私人署名发行过一本《中美关系黄皮书》,封皮也是黄色。该书作者在书末附记中说,白皮书是官式文件,黄皮书是民间文书。 美国有一种国会黄皮书,并非官方文件,乃是一种活页的美国国会议员住址簿。
     ▲绿皮书 意大利、墨西哥、英国和1947年以前印度发表的一种官方文件,有的称为绿皮书(GREEN BOOK) 美国出版的华盛顿社交名册,封皮是绿色,利比亚自1976年起陆续出版一种《绿皮书》这是卡扎菲提出《世界第三种理论》的专题著作,共分3册,分别从民主、经济、社会3个方面阐述《世界第三种理论》。
    此外,还有一种“GREEN PAPER”也被译作绿皮书,是一国政府发表的一种绿色封皮的报告书,载有正在酝酿中的、尚未被政府采纳的建议。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封面有它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如葡萄牙),蓝色的叫蓝皮书(如英国),红色的叫红皮书(如西班牙),黄色的叫黄皮书(如法国),绿色的叫绿皮书(如意大利),因而白皮书、蓝皮书等往往成为某些国家的官言文书的代号。
    但事实上,一国使用的颜色不限于一种。 参考资料: 。

2008-06-17

161 0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如1949年8月美国发表的《 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声明 》为白皮书。
   封面用蓝色, 叫蓝皮书(如英国);用红色,叫红皮书(如西班牙);用黄色,叫黄皮书(如法国);用绿色,叫绿皮书(如意大利)等。  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则用蓝皮,叫外交蓝皮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
    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  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
   “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  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
  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
  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
    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起源: 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封皮和正文所用的级皆为白色而得名。英语中“WHITE PAPER”和“WHITE BOOK”汉语均译做白皮书。
  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在英国,“WHITE PAPER”主要指政府发表的短篇幅报告。  任何题材、任何组织机构均可使用,亦可用于包含背景材料的政治性官方声明。 “WHITE BOOK”篇幅较长,内容更为重要和充实,主要是有关重大事务的一种官方报告书。
  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在使用“WHITE BOOK”和“WHITE PAPER”时,往往未加严格区分。  英国1965年4月用“WHITE BOOK”的形式发表了《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白皮书》,书名用白皮书,封皮也用白色。
   日韩等国也称“白书”,还被借用到文学中,指记录、宣言等,如“幽游白书”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