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满族祭祖礼的起源、习俗、活动?

全部回答

2007-08-20

0 0
     祭祖活动是满族祭祀活动中重要内容。祭祀仪式非常重要。祭祀之前,首先要“立位”,即设置牌位。 牌位放置在“祖宗匣”内。祖宗匣是长约一米,宽、高各为二十厘米左右的木制长匣,内装满文或满汉两文书写的历史祖先名讳的谱册及香碟、供纸、其它祭器等。
    所用的香、猪、粘糕等事先都需齐备。满族祭祖的香,是用“鞑子香”(也叫“满山红”)花研制的。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上山采摘,阴干后轧成面收起来。祭祀时在香碟里放上净灰,然后放上一条“鞑子香”点燃,俗称“描香”。
  祭祖时用的猪,多用纯黑色的,并由自家养大。要用两只公猪、一只母猪。  此外还要用黄米和麦麸子淘净熬熟之后封坛酿制米酒。祭祖的当天凌晨,妇女们就起床蒸粘糕和粘饼,在每块粘糕或粘饼上放生小豆3粒,然后每9块装入1碟,摆在祖灵祭桌前。
  所需各种用品一应齐备。   满族祭祖活动在每年秋后进行。祭祖日期一般安排在农历十月初一,秋收打场之后,合族聚集在一起,与祖先共享丰收的喜悦。  祭祀仪式多由族长主持。
  祭祀时绑猪的绳子和杀猪刀须在西炕上搓、磨。杀猪者左手持刀,将猪杀死后剥皮;在猪的四角分割3块肉;煮熟,置于祖先牌位前,请下装有家谱等物的“祖宗匣子”。在西炕上摆3张炕桌,焚香设祭。按长幼辈分叩头、请巫师萨满跳神。
  第一天黎明鸡叫时即开始祭祖。  家庭成员按辈分大小依次排开,向祖先神灵跪拜敬酒,叩3、7或9个头。然后同吃粘糕,再开始向祖先献牲。   献牲不可以说杀猪,只能说“使唤猪”或“拿猪”。
  用酒壶或柳罐到井里取净水,不可落地,倒入酒盅里,然后灌入用白布捆绑的黑色公猪的左耳朵里。如果公猪嚎叫,耳朵扑楞起来,即意味着祖灵已经“领牲”,合族再行跪叩礼。  此后,用猪钎憋气将猪杀死,不吹气煺毛解成八块,将下水洗净后一并下锅,煮到七成熟时出锅按头西尾东摆成整猪样,放在槽盘内端上供桌,俗称“摆件子”。
  合族再次跪拜叩头,由族长(早年是由萨满巫师)唱“渥东布莫乌春”祭祖歌。有的氏族在祖灵领牲之后还要到屋外烟囱下面行跪拜礼,入室后将每块肉切下3片、血肠切下3段,用净碟装上,将整只供猪替换下来。  然后参加祭祀的族人便可以在南北炕上沾盐水吃肉,不用筷子,不许喝酒。
  食后将皮、毛、骨头、剩肉等埋在院内。   当天晚上,还要专门祭祀女性祖神“佛托妈妈”。民间传说“佛托妈妈”因从明代刘兵部刀下救出努尔哈赤而被裸身鞭笞致死,所以祭祀她时须在夜晚,遮上窗户、熄灭灯光之后献牲。
    所用的黑猪是母的,仍用酒盅向母猪的右耳朵洒水,当祖灵“领牲”后,猪钎憋气将猪杀死煮至七成熟,“摆件子”之后,熄灭灯光,族人跪伏于地,静听致祭人恭请祖灵享用供品。叩头后,点灯、撤供,众人一起分享祭肉。
     满族人祭祖一般安排在白天进行,又称“白日祭”。主祭人先将供桌及祖位架摆放好,然后将祖先请出,再把一头祭祀用的纯黑猪,抬到屋内南炕沿下。  主祭人诵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都要按辈分依次跪听。
  读完祭文后,叩首起身,然后众人把猪抬到供桌前杀祭。杀祭时要将猪毛煺净,并将大小蹄角和猪胆放在供桌的右边,再将猪抬到供桌上,猪头向外,脚要向右。在白日祭祖后,将祭祖时所杀的猪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到锅里煮,锅里不放任何调料。
    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都不许吃。供品摆设整齐后,先请主祭人在前跪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仍要按辈分依次跪听,然后主祭人率众人行叩首礼。   昼夜祭神,又称“夜晚祭神”。
  首先将祖宗匣子中按先后次序请出七位祖先,放在祖架上,再请出两位摆设在祖匣盖上,每位设净水一盅,黄米一碟,将香碗、祭台放在桌上,然后燃起香和白蜡之后,主祭人束腰铃、扎裙子,带领众人击鼓祈祷。  然后在神位前杀猪祭祀。
  其次,在杀猪祭祀后,主祭人还要率众人进行背灯祭。此时要将门窗遮蔽,不准人出入院内,如有外人来也不许进屋。主祭人将灯吹灭,手持铜铃,舞动腰铃,口中念念有词,祭毕,重新点灯,叩首,将祖神像放入祖宗匣子里,双手举起放到西墙祖宗板上,再将门窗打开,准许人出入。
    背灯祭所用的肉,要过3天以后,家人才能吃,但不能送给外人。   领牲:满族祭祀主要以猪为祭牲,所谓的领牲,即通过给猪敬酒而反映神祖是否领受。   凡领牲的猪,称为“神猪”或称“神牲”。
  猪必须是全身黑色。须在办祭前一年备妥分槽分圈饲养,   祭祀那天天刚明,由锅头(主炊者)从畜棚内将牲(猪)领出,不拴不绑,由萨满领牲在前,一边击鼓一边诵神歌(即领牲神词),牲儿不惊不慌,随之进入室内。
       待牲儿站立于西屋神龛前,全家人跪于地上,开始举行“领牲”仪式,萨满不击鼓,每当诵毕一“非括力子”(一段落)后,便要将一盅“米尔酒”(也有用净水的)灌入牲(猪)儿耳朵眼内,当牲儿扑打耳朵呜叫时,就表示神领。
  此刻,阖族要高兴地叩首,感谢神祖领情,若灌而不入,或者灌后牲畜不动耳朵时,表示神祖尚不承领,则须萨满重新诵神词,直至领牲为止,领牲后将“神牲”于神前宰割。   。

2007-08-21

100 0
     【简介】:   满族古称肃慎、勿吉、?鞨、女真。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辽宁省最多。另外,在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982。  118万;2000年人口普查时,满族人口为1068万。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语言文字】: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族移居山海关外,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现在,只有黑龙江市爱珲镇和富裕县,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历史渊源】:   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  黑水?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
  1115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称皇帝,改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领有中国全境。
  中华民国成立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长期以来,有语言,没有文字。到了唐朝时期,公元698年,满族先民?鞨人在现今牡丹江地区,建立了“震国”,其首领大怍荣受大唐册封为“渤海郡王”,即古渤海国。
  渤海国历经15代国王,229年后被契丹族建立的“辽”所灭。当时渤海国民间使用的是古老的原始森林象形符号(原始象形文字),其上层人物及官方通用汉字。  大约在五代时期,黑水?鞨在物竞天择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兴旺起来,改称女真。
  辽灭渤海国后,恐女真人为患,将数千大户迁于辽阳之南,号“熟女真”;散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部落称“生女真”。公元1115年,生女真的完颜部强盛起来,在现今黑龙江阿城地区建立了金国。完颜希尹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成女真文。
    蒙古灭金后,其文字也随着消亡。到了明末清初,女真建州部努尔哈赤崛起,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等人借用蒙古字创造出老满文。到了1623年,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关键性改革,也就是有圈点的满文。
  满文使用了二百多年,对满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到了满族问鼎中原,统一全国之后,满文逐渐被汉字所代替。满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后,逐渐学习汉族年代久远的语言、文字。对汉字学习和应用的普遍性,使提高书写艺术性成为必然趋势,一批满族书画爱好者随之出现。
  到了康、乾盛世,直至嘉庆年间,满族上层社会书法家以群体规模登上文坛。  后经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至今,满族书法作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文化的一部分,长盛不衰。 【文化娱乐】:   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  《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
  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为满文译本。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  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
  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   满族自古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
    满族喜爱的娱乐活动还有跳马、跳骆驼及滑冰等。18世纪中期,“八旗子弟”创作了一种新的鼓词,配合鼓板、三弦演唱,名为“清音子弟书”。 【服饰】: “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
    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
  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  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  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
    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
  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  “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
  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  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直筒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天足,着花鞋。
  但现今的“旗袍”并非历史上满族女子的服装,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装裁减方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     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  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  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
  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
  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  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注要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  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
    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满族过去信仰萨满教,每年都要根据不同的节令祭天、祭神、祭祖先,以猪和猪头为主要祭品。在大祭时要杀猪,特别是在祭祀祖先时要选用无杂毛的黑猪(有的还必须选黑公猪),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已领受,即可宰杀。
  此举俗称为“领牲”。有的地方要将猪肠和膀胱放入吊斗挂在杆子上,让乌鸦来吃,如果三天内被吃掉,就为吉利。  然后把全猪卸为八块,按原样摆在方盘内,供于家里屋内西山墙的祖宗牌位下,家人按辈份排列免冠叩头三遍,再将肉切碎入锅熬煮,全家围坐,蘸盐而食。
  此时如有客至,只要在祖先牌位前叩头三次,即可坐下同吃,吃完也不必道谢。满族人家至今还有逢杀猪时请亲邻好友前来品尝头顿猪肉的习惯。  过去,在庄稼成熟的季节,满族还有“荐新”祭祀的习惯,如今已被“上场豆腐了场糕”习俗所代替,即在五谷上场时,用新豆子做豆腐吃,打场结束时,用新谷做大黄米饭或豆面饽饽吃,以庆丰收。
  满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必须先在南炕上坐帐,也有称“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新娘、新郎要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对饮。   【日常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
  主食多是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粱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粱米饭或玉米(米+查)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
    这种吃法多在夏季。饽饽是用黏高粱、黏玉米、黄米等磨成面制作的,有豆面饽饽、搓条饽饽、苏叶饽饽、菠萝叶饽饽、牛舌饽饽、年糕饽饽、水煮饽饽(汉语的饺子)等。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  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  酸菜可用熬、炖、炒和凉拌的方法食用,用酸菜下火锅别具特色。
  配菜也可用来做馅包饺子。东北地区的满族,每户腌渍的酸菜一般可以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还有萝卜、豆角等。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那家馆是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满族餐馆,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民族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①白肉血肠。     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   ③酸汤子9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   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
  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枸奶子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
    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
  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逢年过节,都要杀猪,过年(春节)时每家要杀猪二至三口。农历腊月八日(腊八节),要用黏高粱、小豆等八样粮食煮粥,称为腊八粥。除夕吃饺子,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根白线,谁吃着白线就意味着谁能长寿:也有的在一个饺子中放一枚铜钱,吃到便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有钱花。
    此外还要吃手把肉和特有的点心“萨其玛”。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夏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
    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
  “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
    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
  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  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 【《红楼梦》与满族文化】: 最近红学界和民俗界有很多专家都在研究红楼梦与满族文化的关系,确实红楼梦中有好多事情都能反映出浓厚的满族特征。
  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以下那些地方是描写满族家事的。  这样其实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红楼梦 例如:在第二十五回(记不太清了)中,贾家举行祭祖仪式,那么为什么是贾母主角主持呢?为什么地点设在"西面另有一个院子"里呢?大家有去过北京故宫的吧,其中的坤宁宫可就是当初仿沈阳故宫的清宁宫所设,用途一就是举行祭祀活动!方位也恰恰是正殿的西面,祭祀由皇后主持。
     多的不再这里详细说了。综上所述,这回描写的就是满族旧俗,倘若不多多发掘,大家以前读"红楼梦"时恐怕会有很多误解啊!----宝玉那头发是怎么梳的?参照满族古人的发式吧,就很容易理解了。
   清朝满族文化的十项特徵(manjusai juwan hacin encushUn arbun): 一、 父母都是满族,而且自己的配偶也是满族,所谓满族须有满文家谱为证。   二、 剃发束辫,穿宽大的直统旗袍。
   三、 出门常骑马,精於射马步箭。 四、 住房院内有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屋里北、西、南三面有炕,长者住西炕。 五、 平日饮食,吃小米乾饭和黄米饽饽,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
   六、 平时见长辈行打千礼。  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 七、 会跳空齐舞,唱满语歌,玩嘎拉哈。 八、 信仰多神的萨满教,生病时找萨满跳神驱邪。
   九、 能以满语自述旗籍身分。 十、 会念满文十二字头,书写自己的满文名字。 【清朝兴起史与满族】 女真各部的统一   后金国是满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以女真为主,吸收汉、蒙等族人员参加,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满族最早的先人,是夏、商、周时期的肃慎。肃慎的后裔,汉、唐的挹娄、勿吉、?鞨,宋、辽、金、元、明的女真,为开发东北、华北广大地区,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丰富祖国文化宝藏,作出了重要贡献。
     满族贵族集团的形成   满族贵族,包括宗室贵族和异姓贵族两大类。宗室贵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弟兄的后裔,异姓贵族则是八旗功臣和皇亲国戚,封授了公侯伯子男爵职。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景祖翼皇帝”觉昌安,一共六弟兄,通称为六祖或六贝勒、六王,亦称宁古塔贝勒。  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尊称为“显祖宣皇帝”,排行第四,共弟兄五人。
   后金国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女真各部的逐渐统一,后金国也就应运而兴了。后金国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明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在费阿拉“定国政”,是这个国家的萌芽形态。
    万历二十一年(1593),击败九部联军统一建州女真,萌芽的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天命元年(1616),努尔哈赤被尊为“英明汗”,标志着一个新兴的、强大的国家,正式屹立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国初四大疑案   随着女真国——后金国的建立和发展,统治集团内部对权力的角逐,也就相应地激烈化了,出现了许多严重影响政局的大事,发生了几起重大疑案,舒尔哈齐之死,即为首案。
       舒尔哈齐是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第三子,与太祖努尔哈赤同为宣皇后喜塔腊氏所生。舒尔哈齐,骁勇善战,称雄于部,兄长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军政大事,共同密议,史称其“兄弟始登垄而议,继则建台,策定而下,无一人闻者”。
   明满关系的变化   明万历十一年(1583)二月,觉昌安、塔克世随宁远伯、总兵官李成梁,进攻古勒城主阿台,为军向导,战乱之中,为明兵误杀。  祖、父惨死,家道剧衰,部众离散,亲族心变,强敌逼胁,努尔哈赤弟兄突然下降为无人理睬受人欺凌的贫寒之人。
  刚毅英勇的努尔哈赤当然不会俯首帖耳,跪拜于仇人尼堪外兰之下,甘作顺民,当然要想报仇雪恨,声讨敌人。 进驻辽东   后金天命四年(1619,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于三月在萨尔浒大败明兵,六月取开原,七月下铁岭,八月灭叶赫,所向无敌,进展神速。
    可是,从此就按兵不动,直到天命六年(1621)三月才进攻沈阳、辽阳,足足有二十个月之久,没有发动大的进攻。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由于汗、贝勒看到明经略熊廷弼调度有方,不易攻取,因此明智地暂时克制,集军待变。
   八旗贵族的发展   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子侄诸贝勒,掌握了后金国——金国军政财刑大权。  在这个国家里,努尔哈赤一直是主宰一切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专制君汗。
  这从其被尊为“英明汗”一事,反映得十分清楚。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