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药后恶心怎么办

服药后怎样自我监测?

服药后怎样自我监测?

全部回答

2016-06-15

47 0
     在口服、注射或其它方法使用药物以后,都应该进行自我监测,以观察疗效及 有无毒副作用和过敏等反应的发生,便于及时更换或停止使用这种药物,有利身 体康复。 服药后的自我监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药物有无疗效及疗效大小;一 是观察是否出现毒性及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
     药物的疗效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自我感觉症状减轻或消失;或是 通过仪器及化验等手段检查,看身体器官的功能及病理状态是否好转。比如,痢 疾病人服用氯霉素等消炎药后,自我感觉腹痛、腹泻、发烧、恶心等症状是否减轻 或消失,这时还需化验大便里的脓球、红细胞、白细胞是否减少,最后还要化验大 便中的痢疾杆菌是否消失。
    再如,冠心病、心绞痛,使用硝酸甘油后,看心绞痛 的症状是否缓解,心电图的变化是否好转等。症状好转说明药物有效,可以 继续服下去。如果症状未见减轻,就要考虑是什么原因。
  比如,诊断是否正 确,用药是否恰当,药量及服法是否符合要求等。服药的期限主要根据疾病 是否痊愈来决定。  痊愈就是症状消失,通过检查及化验,证明病变愈合,细菌 也已消失,才可停药。
   当然,自我观察疗效必须等药物发挥效果以后。这与服用方法、药物性质及 病情病状等都有关系。比如,口服药物需经胃肠吸收后才发挥作用,一般要半小 时至1小时;注射药物发挥作用快,一般有10〜15分钟即可;硝酸甘油类治疗心 绞痛的药物用鼻孔吸入或舌下含服都会立即发挥效果。
    另外,即使药物有治疗效 果,还要看病情情况,比如感冒发烧,服用或注射退烧药会很使体温降下来。但 过一段时间后还会重新升高,需再次用药才会很快退烧。有的病就不一样,比如 癫痫,虽吃了 1〜2个月的药,有时还不能完全控制症状,但这并不能说明该药无 效,往往需服更长时间才能说明药物是否有效。
     此外,还要自我观察是否会伴随着服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 用,毒性及过敏反应、后遗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成瘾等。 药品的副作用是在所用正常剂量下,伴随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有害反 应。
  比如,用阿托品治疗由胃肠痉挛引起剧烈腹痛的同时又能引起口干、视力模 糊和眼压升高的副作用。   毒性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身体功能和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常因用量过大,超 过药物使用的极量时才发生。
   后遗反应是指停药后出现的反应,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药后 肾上腺皮质萎缩而功能不足,数月内难以恢复。 过敏反应是因体质敏感造成。特异质反应是少数人应用某种药物后发生与 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反应,主要是由其体内缺少某种酶造成的。
    致癌、致畸、致突 变的三致作用,可使病人及病人体内的胎儿发生畸形或癌症。成瘾是长期服用药 物而不能停用,一旦停用会出现戒断反应。 由药物引起的上述反应,应从时间上观察。
  有的是服药后立即出现,如过敏 性休克。有的很快出现,如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急性中毒 症状。  还有的是服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症状,如某些药物必须在体内蓄积到一定 量时才产生症状;还有的在停药后出现,如大剂量使用速尿、奎宁、链霉素等引起 永久性耳聋;致癌作用,目前已知砷化合物、氯霉素、环磷酰胺、己烯雌酚、苯丙氨 氮芥、非那西汀、苯妥英钠等有致癌作用;索米痛、复方阿斯匹林等也可能有致癌 作甩,长期服用需谨慎小心,注意观察。
     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出现的症状有胃肠反应,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呕血、黑便、大便潜血阳性;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及各种皮疹、皮 肤出血点、紫瘢、哮喘、休克;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幻觉;心脏 反应,包括心前区憋闷、心慌、心前区痛;肝脏反应,包括肝区痛、黄疸、肝功能 不正常,肾脏方面的,包括血尿、尿少、肾功能减退、衰竭等;孕妇可出现流产、 早产、畸胎等。
     在服药治疗期间,出现了与疾病不相干的症状,就要警惕是否出现了药物的 不良反应,要及时与医生说清楚,进行必要的诊断。即使没有出现症状,有一些药 物,如镇静安眠药、抗癫痫药、抗菌类药、抗肿瘤药等,服用一段时间后,也应做血、 尿、便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