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爱莲说》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爱莲说》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全部回答

2016-06-15

143 0
     《爱莲说》是北宋散文家周敦颐的代表作。 周敦颐(1017〜1073年),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 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 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
    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 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 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 阴。
  ”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 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  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 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 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道:“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 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
    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 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 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
  ”圣人又模仿“太 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 高境界”。  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史上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 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Q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 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  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 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 家。
  南宋学者胡宏对周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 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 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 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絹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 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 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
  他虽在各地做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己的 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