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什么官是一品?侍郎4品尚书3
古代有勋官、散官,勋官就类似今天的荣誉称号、立功受奖,唐朝的勋官最高就是“正二品”到“从七品”,一共“十二等”,因此没有“一品”勋官。
[此处作了更正,看原文就这点好,呵呵,原来错了,记忆出现错误,原来写的是——到“七品”,一共“十一等”——修改后如上。 ]
一品、二品等等级别,包括“从、正”正式名称是“品秩”,就是类似今天的“厅级”“处级”“科级”,一般与实际职务无关,高级别的比如“正一品”也许没有实际职务,或者“致仕”就是退休,也许担任的是低级别的官职。
除了品秩,还有“上下”,同是“正一品”还有高低之分。
但是实际职务与品秩有关,低级别的官员担任了高级别的官职,...全部
古代有勋官、散官,勋官就类似今天的荣誉称号、立功受奖,唐朝的勋官最高就是“正二品”到“从七品”,一共“十二等”,因此没有“一品”勋官。
[此处作了更正,看原文就这点好,呵呵,原来错了,记忆出现错误,原来写的是——到“七品”,一共“十一等”——修改后如上。
]
一品、二品等等级别,包括“从、正”正式名称是“品秩”,就是类似今天的“厅级”“处级”“科级”,一般与实际职务无关,高级别的比如“正一品”也许没有实际职务,或者“致仕”就是退休,也许担任的是低级别的官职。
除了品秩,还有“上下”,同是“正一品”还有高低之分。
但是实际职务与品秩有关,低级别的官员担任了高级别的官职,一般都是“晋升”。
[以下再更正,把“散官就是实际官职,行政、武装的实际领导职务,最高就是正一品”删除了,散官最高就是从一品]
唐朝的“正一品”官职包括——
1、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已上职事官。
2、王。
3、爵。
4、天策上将。
其中: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称为“三师”,并列正一品。最有地位的官职,没有实际职务权利,德高望重可晋升此职务,此职务可以空缺。
太尉、司徒、司空各一员,称为“三公”,并列正一品。最有权势的官职,没有不管的,祭祀、文、武、钱、粮等等一应俱“管”,连皇上家里面的家长里短琐碎小事,都可以“管”,连皇上搞对象他们也可以“管”,拆台、说和他们都干。
已上职事官,就是做过这样的官的人,并列正一品。
以上人员称为——“三师三公”。
天策上将是武德年间设置,后来取消,是一个无实际工作的称号。
[此处再更正,原来是“天策上将是武则天设置”出大错了,修改后如上,武德是李渊的年号]
王、爵代表的是贵族称号,也没有实际工作。
王、爵是通用称号,一般正一品王就称为“亲王”,王、爵都有特别的名字,同一个名字一直使用,但是还是有晋升、降级,所以一般都称呼实际的“封号”,比如李世民的儿子李泰就是“魏王”,在加封、晋升、降级的时候都会公布他们的品秩,平时就用“封号”来代替。
这里面,亲王见“三师三公”必须要拜,这就是“上下”,太子是亲王也一样。
另外三师是“训导天子”的人,他们连皇上都教训,还有谁敢在他们面前无礼,见面无论如何要“拜”。拜不是下跪,就是点个头拱手致敬。
磕头是清朝的礼仪,清朝之前只有罪犯下跪“咚咚”磕头,“拜”的含义是“双手”,就是双手在胸前合拢,然后,级别差不多的目视对方前胸,如果级别比对方低那就头低一下,级别低的多的,头要低到手的位置,就是胸前称为“空首”。
古代的“跪”就是坐,没有屈服的含义,现在古装电视剧大都是胡说八道。古代是“顿首”“稽首”“空首”“拜”。
要特别注意区别“正一品”和“从一品”,有些名称会搞混。下面是从一品:
1、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2、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已上职事官。
3、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4、嗣王、郡王、国公。
5、爵。
从“从一品”开始分成“文、武”,注意前面说了,“勋官”最高就是“正二品”。
古代见皇上,最多是“稽首”就是头要向下,快到腹部的时候抬起来,一定不能触地,古代都是坐着行礼,坐就是跪,和今天的“下跪完全不同”,过去是先跪坐聊天,然后皇上来了,顺势就低个头,那就算行大礼了。
只有极少数是“顿首”,就是头触地,但是可不能出声音,而且马上要抬头,不能低着不抬头,因为马上还要“拜”两下,这就是“顿首再拜”。
“顿首”“稽首”“空首”“拜”不分“站立”和“跪坐”,日本人90度鞠躬就是“稽首”,日本人45度鞠躬就是“空首”。
以下就谈谈唐朝的官员制度
——“教你别忘本”说的那些,为什么“是对的”。
古代官制是不断发展而来。官,吏也,史也,记事者也,名词,指的是人。职,使也,听也,记微也,动词,指的是牢记最高指示而工作。
最早的“官”只有“职事官”,就是依据诏令做事情的吏,也可称“执事官”、“职官”或者“官”。工作的关系,这样的官实际上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全部属于“现场办公”。当然最早的官同时也有“爵位”。
汉朝开始出现赐名,就是“虚名”,没事做,自然待在“府”里,等于在办公室里面“装样子”。府,文书藏也,就是档案室、图书室、文献资料室。汉·郑玄的注解是:“百官所居曰府。”
汉朝以后,府,演变为官署。
大约是隋朝开始,将这种“赐名”定为“散官制度”,散官就是“有官名”而“没有固定任务的官”,散官就这样和府离不开了。
上面的官大多加了引号,因为官的狭义就是“宀”下有“土堆”。
因此,“现场办公”的职务狭义上就不能算“官”,在唐朝“三师三公”很明确都是“职事”,没有专门的官署,狭义的“官”只有“散官”,散官是唐朝基本官阶名称,最高就是“从一品”。
唐朝曾经有过“正一品散官”,就是武德四年十月己丑出现的“天策上将”,官署就是“天策上将府”,后来“武德九年,罢天策上将府。”这个还比较复杂,涉及的是政治斗争,后来由于其府、品阶的问题,都归为“散官”,比如新旧唐书,都把它列在武散官中介绍,在品阶序列中标注正一品,实际上还不是“正一品武散官”这么简单,因为它最早是秦王的特别专有,位列王公之上。
散官品阶称之为“本品”,每一个官员都要有“散官品阶”。唐朝的“品”狭义上仅仅指散官等级,因此出现这样的说法:“(勋官)比正二品”“(爵号)视从三品”。在唐朝,“职事”不是官,就是职务,因为“职事”是“散官”来做,所以才有“职事官”一词。
职事品阶是“职务和官阶的对应关系”,给“职事”定品,是规定任职资格,还有是任职后撤销“散官称号”的问题,就是隶属、档案、福利、工资、住房等等关系问题,撤销与不撤销比较乱,因为没有正一品的散官,所以晋升正一品必须撤散官官阶,“从一品”守“正一品职务”不撤其散官官阶。
任职“职事”与品阶高低关系不大,品阶低任职比“本品”高级的“职事”的称为“守”,任职比“本品”低级的“职事”的称为“行”,同级任职没有特别用语,跨“一个品阶”而“守”称为“兼”,一个品阶就是两个“0。
5”相加,比如“从二品”任职“从一品职务”就差“整整一个”品阶,“正二品”任职“从一品职务”就是“相差半个品阶”,后来用语出现混乱。另外,没有人愿意“跨一个品阶往下”去当职,朝廷也没有关于向上跨更多品阶去当职的说法。
这样的“守”“行”“兼”也不意味着“品阶”升降。
这就说明“教你别忘本”朋友的回答是对的,只不过他说的“一品官”的“官”仅仅是基本官制名称——散官。由于都是散官来做“职事”,后来这“职事人员”也理所当然称为“职事官”,久而久之理所当然有了“职事官品阶”的说法,本来这品阶是来自“散官制度”。
职事是具体政务,因此很重要,旷工不行,病假太长也不行,因亲属有病经常请假也不行,请假时间积累太多(好像有规定),立刻解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我忘了在哪里看到了,大概是《唐文拾遗》或者《全唐文》。
记载唐朝历史的新旧唐书是后人编订,下面就出现唐朝当代的资料。
——“我是北风”提出的问题
回答如下:
唐朝的官,从广义角度,分职事官、散官、勋官、爵号。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二·陆贽》(作者:欧阳修、宋祁,以下同,省略)
按甲令,有职事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
其赋事受奉者,惟职事一官,以叙才能,以位勋德,所谓施实利而寓虚名也;勋、散、爵号,止于服色、资?J,以驭崇贵,以甄功劳,所谓假虚名佐实利者也。
关键是“爵号”。我说的爵,不是“王爵”、“嗣王郡王国公爵”这两句话里面的“爵”字,所以也不存在断句问题。
“我是北风”说的是狭义的“爵”如下:
《新唐书》凡爵九等:……
《旧唐书》掌国之封爵,凡有九等。……
“我是北风”说的“爵”就是“封国的男人”。除了男人的国,还有女人的采邑,就是“庄园”。
“爵”也有广义,我说的“爵”是这些:
正一品如下
1、内官(这个由皇帝来封)
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称为“夫人”,正一品。后来恢复三夫人制度,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称为“夫人”,正一品。
这四妃、三妃还曾经改为赞德二人,也是正一品。这四妃、三妃、二赞德是“其于内,则无所不统,故不以一务名焉。”可以看出,这个爵号还有“职事”内容。
2、外命妇
皇姑(大长公主)、皇姊妹(长公主)、皇女(公主),正一品。
正一品官员、正一品爵位的母(某国太夫人)、妻(某国夫人),正一品。
从一品如下(均为外命妇)
皇太子之女(郡主),从一品。
从一品官员、从一品爵位的母(某国太夫人)、妻(某国夫人),从一品。
官品有时候也被称为“爵位”,最早的等级制度是古代的“爵位等级”,后来的官品也来源于此。女人的采邑有两种,因“夫”、因“子”封官的,就随着走,不单独给,不依靠男人的,就有采邑。女官的情况,看看下面,尤其是最后一条。
——《新唐书·本纪第四·则天皇后·中宗》
庚寅,大赦,进五品以上母、妻封号二等,无妻者授其女,妇人八十以上版授郡、县、乡君。
——《新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
元初,册拜淑妃,赠其父尚书左仆射,姊妹皆封号,弟清、潜尚大宁、延和二郡主。
——《唐律疏议·卷第二》(作者:长孙无忌)
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犯罪者,各依其品,从议、请、减、赎、当、免之律,不得荫亲属。
[疏]议曰:妇人有官品者,依令,妃及夫人,郡、县、乡君等是也。
邑号者,国、郡、县、乡等名号是也。妇人六品以下无邑号,直有官品,即媵是也。依礼:[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妇人品命既因夫、子而授,故不得荫亲属。
若不因夫、子,?e加邑号者,同封爵之例。
[疏]议曰:?e加邑号者,犯罪一与男子封爵同:除名者,爵亦除;免官以下,并从议、请、减、赎之例,留官收赎。
这些爵号除了内官,都是“司封郎中”他们“掌封”,“凡妇人,从其夫(根据情况还有“子或父”)之爵位”,真正的男女平等,“除名者,爵亦除”,连犯罪处罚都一样。
对女人的照顾,可以通过公主的驸马对比一下,好像有差距,记不清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看看。
补充一点:
亲王有“亲王国”,公主有“公主邑”,太子不是亲王,上面的说法“太子是亲王”就是随便一说,不能误导人。
散官、职事至今未改,比如:
散官,相当于今天的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司局级、副司局级、正处级、副处级、科级等等“各级干部”。
职事,就像当于外交部长、外交部副部长、某部某司司长、某部某司副司长、某厂厂长、某省省长、某处处长等等具体职务。
散官未必一定有职务,比如大量的干部“脱产学员”、“各级干部身份的调查员、观察员、协调员”,就是散官无职,还有“职事”无官署的,比如各级人大、各级政协、各企事业单位、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各委员会委员”,其中人大、政协都有无散官级别的人任职。
但是散官,也就是干部级别是“领导职务”的基础,没这个别想任职“某长”,村长也是干部,只有“群众”不算干部,但也是一个级别。
职事等级就是职务级别,散官等级就是干部级别。唐朝由于没有正一品散官,因此很多人是以从一品官阶“守”正一品职务,尤其是权力很大的“三公”,原因是,从“正一品的三公岗位上离职”就彻底没有职务级别了,正一品当然没有了,而任职前的原散官品阶是低阶,肯定已经被撤销了,这样“完全没品”就不能向下兼职,只能“致仕”就是退休,“致仕”就会有正一品品阶,但也不是制度而是“恩赐”,所以未必能退休只能直接回家作老百姓,那样的话,既没有“品”就是等级,也没“秩”就是工资。
也许会有例外情况,还没看到过。
至于勋官,也好理解,今天也有,各级三好学生、各级先进工作者、各级劳动模范,都是分级别的,另外很多称号还有待遇,会比照“散官”也就是“干部待遇”来决定。
爵比较麻烦,男人的爵都取缔了,女人的官品爵位,我们国家给个称号“半边天”,白天还是黑天就不议论了,反正取缔了女人的爵位,女人的官品保留了并有所扩大,过去是女人占据“三分之二”的天。
关于女人封爵做官自古以来就有,比如:
《后汉书·后纪第十》(作者:范晔)——
太后愍阴氏之罪废,赦其徙者归乡,敕还资财五百余万。永初元年,爵号太夫人为新野君,万户供汤沐邑。
另外朝参的时候,男女都要去,因此有:“凡外命妇朝参,视夫子之品。
”必然是男官少、女官多,因为除了因“夫”、因“子”封官的,还有那些不靠男人而得封的女官,因“夫”、因“子”封官的男女比例,至少是“男一女二”,一个男的就有一个妻、一个母,没有妻子、母亲的还要加封“女儿”,即使撇开死后追封的,至少也是男女各一半。
朝参,就是古代男女百官上朝参拜君主。古称“拜舞”,唐朝“拜舞”好像有广泛的含义了,但是这样也就比较好理解,“朝参”就是“拜舞”,大家朝皇帝双手抱拳拱手致意,然后鼓乐齐鸣,一起“嘣嚓嚓”跳舞,不知道那时候,一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跳什么舞,肯定不是“迪斯科”,那情景还是“女多男少”,因年龄问题美女肯定不多,顶多太子妃长得好看。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就好几个月称病不去朝参,我猜测这期间太子妃应该也不能去,按照惯例要请“事假”照顾“病号”。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元帅的“帅”字,和女人是啥关系。
夫妻间男女平等是“礼”,就是周礼,自古以来的法典,也是法制原则,各朝代均遵循。
所以长孙无忌才会说“依礼:[凡妇人,从其夫之爵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