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预警机有什么作用?

全部回答

2018-05-22

0 0
    预警机最初是为了减少雷达的探测盲区,增大探测范围而研制出来。由于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功率再大的雷达也只能探测到30千米~40千米外的低空目标,这一距离对发现越来越快的攻击机、保护己方目标安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二战后不久,美国海军率先将警戒雷达装到飞机上,以便尽早发现躲在舰载雷达盲区内低空飞行接近舰队的敌机,由此诞生了预警机。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预警机大都飞行在数千米的空中,低空目标在300千米~400千米以外就会被发现,其工作效率相当于8个~10个大功率地面雷达站。
     随着科技的发展,预警机的作用已从单纯的远程预警扩展出空中指挥引导等功能。1982年的以色列和叙利亚的贝卡谷地之战中,以色列凭借E-2C预警机的准确指挥和引导,一举击落81架叙利亚战斗机,摧毁19个地空导弹营,而以军无一损失,E-2C从此名扬天下。
    同年,远征马岛的英国皇家海军却因为缺乏预警机,不得不在阿根廷战机的凶猛进攻下损兵折将、苦苦挣扎,差点输掉整场战争。   现代战争中,没有预警机的有效指挥和引导,要想组织大规模的空战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期42天的海湾战争中,数千架来自多个国家的飞机,飞行了十万多架次,没有发生重大相撞与误伤事件,全靠十数架E-3A和E-2C预警机不知疲倦地区性工作。     战争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正进一步提升着预警机的作用。
  首先是加强了对地面目标的探测能力,E-8联合监视飞机就具备了在复杂的地面杂波环境下探测坦克装甲、轮式车辆、直升机等活动目标,以及桥梁、机场等静止目标的能力;其次是探测隐形目标,F-117等隐形飞机主要是针对地面雷达的,高高在上的预警机恰好能捕捉到这一弱点,使隐形飞机无处遁形;再次是沟通来自各方的信息,成为“网络中心战”平台。
    伊战中对萨达姆的第二次“斩首”行动正是由预警机发现其形踪后,立即召唤一架B-1B型轰炸机,仅仅12分钟后就投下4枚炸弹,将目标区夷为平地。   21世纪的预警机超越了“千里眼”的范畴,它集侦察、指挥、控制、引导、通信、制导、遥控于一身,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空中领袖”。
       各国预警机概览   世界上最早的预警机是美国海军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E-1“追踪者”舰载预警机,随后即是著名的E-2“鹰眼”舰载预警机。E-2是美国海军现役最主要的预警机,于1965年开始服役,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E-2C。
  目前,E-2C预警机已经生产了175架以上,其中的32架出口给了法国、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埃及、阿联酋、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预警机。  该机采用双发涡桨发动机,巡航速度50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5。
  5小时,当巡航高度为9390米时,其背上的AN/APS-145雷达能监视2400万立方千米的空域或38。85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且无下视波束盲区,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25分钟。可同时监视、跟踪显示2000个目标,可同时指挥引导100架战斗机遂行空中拦截任务。
       美国空军的现役主力E-3A“哨兵”预警机,由于不受航母的限制,采用了民用客机波音707为载机,其探测距离较远,对低空、超低空飞机的发现距离达400多千米,对中、高空目标的发现距离达600千米,可提供30分钟的预警时间,能同时探测600个目标,同时识别200个目标,同时处理300个~400个目标。
    日本的新一代预警机E-767其实就是以波音767为载机的E-3A。   俄罗斯也是生产装备预警机的大国,对研制预警机的认识并不比美国人晚,可当时苏联认为这一设想没有前途,搁置了研制计划,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研制出第一种预警机图-126。
  此后,以伊尔-76为载机的A-50“中坚”预警机取代了图-126,成为俄军的主力。  杜达耶夫就是在打卫星电话时被A-50截获信号,招来导弹而一命呜乎的。A-50在探测目标的距离上、自动引导波道数量上逊色于美国的E-3,但它识别低空目标的能力却要略胜一筹。
  另外,A-50机上的电子计算机可储存来自人造卫星的情报,而E-3目前尚无此种能力。   除了美俄以外,只有少数国家有研制预警机的能力,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  以色列的“费尔康”是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其空中预警能力不亚于美国E-3A预警机,有些性能甚至超过E-3A。
  其他一些中小国家,如瑞典、荷兰也研制了“萨伯2000”等小型相控阵雷达预警机,虽然功能远不及美国预警机那么强大,却是中小国家的理想选择。   预警机飞向何方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军事强国在加强、完善预警机方面都不遗余力,从而使预警机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趋势。
       一、不断提高现役预警机的性能,延长服役期。美军E-2C的最新改进型“鹰眼”2000已经装备在“尼米兹”号航母上,并参加了伊拉克战争。“鹰眼”2000改用940中央计算机,其重量和尺寸分别是原来的1/2和1/3,但处理能力提高了15倍。
  俄国也已把A-50“中坚”预警机改进为A-50U,其探测目标距离和跟踪目标数量均有所增加,提升了对飞行目标的预警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二、研制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小型预警机。
  大型预警机的价格动辄数亿美元,普通国家难以承受,因此有些国家正在积极研制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小型预警机,像瑞典的“萨伯2000”、荷兰的“极乐鸟”Mk2等。这些小型预警机体积小,功能也较少。瑞典的“萨伯2000”实际上只是一种地面控制的机载监视系统,探测到的雷达图像通过数据链传送到瑞典地面防空系统的指挥中心,再进行处理分析。
       三、相控阵雷达是预警机发展的主要方向。相控阵雷达的优点众多,其可靠性高、探测能力强、扫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包括上述两种小型预警机在内的新一代预警机差不多采用的都是相控阵雷达。
  美国对相控阵雷达十分重视,各军种均有各自的计划,光在研的型号就有四种,分别是空军的波音747-200预警机、海军的S-3预警机、海军陆战队的V-22预警机以及格鲁曼公司的D754遥控预警机。   。
  

2018-05-22

110 0
就好比是一个空中雷达站,也可以指挥前方的战斗机进行战斗! 可以探测海上目标,地面目标和空中目标....... 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2018-05-22

93 0
你可以理解为一部空中雷达,加一个空中指挥协调司令部

2018-05-22

121 0
    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飞机,它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于一体。有位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总裁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如果有较好的预警。监控、情报搜集能力,即便战机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 预警机最初是为了减少雷达的探测盲区,增大探测范围而研制出来。  由于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功率再大的雷达也只能探测到30千米~40千米外的低空目标,这一距离对发现越来越快的攻击机、保护己方目标安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二战后不久,美国海军率先将警戒雷达装到飞机上,以便尽早发现躲在舰载雷达盲区内低空飞行接近舰队的敌机,由此诞生了预警机。   预警机虽监视范围大、指挥自动化程度高、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常远离战线、纵深部署、执勤时有歼击机掩护,工作效率高。
  但它也存在着许多弱点:活动区域和飞行诸元相对固定;活动高度一般在8000~10000米,有一定规律;飞机体形较大,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利于雷达发现和跟踪,行迹容易暴露;机动幅度小,机载雷达只有在飞机转弯坡度小于 10度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对空的正常搜索,且下视能力弱于上视能力;巡航速度慢,机上没有攻击武器,自卫能力弱;电子防护能力弱,工作功率较大,极易对方探测、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攻击;技术复杂,作战操纵不便。
    在未来作战中,我们只有打掉敌预警机,才能挖掉敌航空母舰上的"眼睛",瘫痪敌"大脑"中枢,掌握战场制空权和主动权。因此,应立足现有装备,针对其弱点,寻求有效的战法。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27架E—2C和11架E—3预警机参战,共出动了1631架次,累计飞行10246小时,不仅向战区指挥中心提供了详实的空情,还与RC-135电子侦察机、战地空中指挥控制中心和战术空中指挥中心建立了数据共享网络。
    作为旁观者的苏联每天也要出动两架A-50预警机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监视美军从土耳其飞向伊拉克的飞机和舰射巡航导弹。 目前,世界上拥有预警机的主要国家和机型有:美国装备了E-2A、B、C、2000型"鹰眼"预警机和E-3"望楼"预警机、E-8远距离雷达监视机,俄罗斯装备了A-50预警机、图-126预警机,英国装备了"猎迷"-MK3预警机,日本装备了 E-767预警机和E-2C"鹰眼"预警机,以色列装备了先进的"法尔康"预警机……预警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青睐。
       A-50“中帷痹ぞ?/b>   该机是苏联自行设计研制的空中预警飞机,主要用于配合米格-29、米格-31或苏-27执行防空或战术作战任务,可以提供对陆地和海上的空中预警、指挥和控制能力。
  于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迄今共生产了30余架。A-50是选用大型喷气运输机伊尔-76改装成载机的。  改装后的A-50起飞全重为190吨,最大时速8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500千米。
  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滞空时间为7。5小时。   该机机身上方装有一个直径9米、高2米的全方位旋转雷达天线罩。前机身上面装有卫星导航和通讯天线。机头下方装有地形测绘雷达。  机腹两侧的天线罩内为电子对抗监视天线。
  机上装有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标示、记录雷达接收到的信息,并对所获得目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A-50的总体性能略逊于美国的E-3系列的机载预警雷达,虽然其对空探测能力在620千米以上,但其下视小型战斗机的最大深测距离仅为230千米。
    A-50最大跟踪目标批数为50,测高精度为距离的1%,可以同时引导12架战斗机作战。   E-2C“鹰眼”预警机   E—2于1960年首次试飞,E-2C为E-2的改进型,首批E-2C于1973年交付美国海军、该机装有AN/APS-138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对1250万立方千米范围内的空中目标实施远距离深测、自动跟踪和信息的高速处理。
    每架E-2C能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机载雷达还可以在260千米的范围内探测到来袭的低空飞行目标,并能够监视敌水面舰只和陆上车辆的活动情况。   由于定型较早,E-2C在技术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在复杂的山区背景下,并不具备下视能力,不能精确检测出低空目标;续航时间短,活动半径小,需要地面或航空母舰指挥系统的协调支援等。  从1999年起,美国海军新的E-2C将按新制定的“鹰眼”2000标准制造,该型机在下个世纪的前20年仍将大有用武之地。
     E-3“望楼”预警机   该机是美国7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部署的新一代预警机。该机由波音707型飞机改装而成,1975年完成首次试飞,1978年5月,首批8架E-3型飞机交付美军并形成初步作战能力。
    该机巡航高度为9100米,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500-650千米,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00-400千米,滞空时间为8小时。该机的雷达系统能同时显示600个目标,其指挥控制系统能对100架己方飞机发出控制指令。
   中国空军对预警机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国土防空的需要,中国就已经用图-4轰炸机的机身改装过一架预警机,并命名为空警-1号。  该机不但可探测数百千米外的空中目标,对海上目标也有较强的探测能力。
  其作用相当于把一台雷达站搬到了空中,拓展探测范围和减小盲区,性能与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预警机相当。由于种种原因,空警-1号并没有设计定型,惟一的一架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向以色列订购了“费尔康”相控阵雷达预警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其载机可选用多种飞机。
    它没有那种背上驼着的大圆盘天线,而是前机身两边舷窗的下面,和像大鼻子似的机头各安装一块相控阵天线,可同时跟踪l00个目标,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为370千米,也可探测到巡航导弹等较小雷达反射截面的目标。
  对目标的重复观测,其间隔时间不到1秒,足以跟踪任何机动目标。总的来说,“费尔康”预警机的空中预警能力基本上与美国E-3预警机相同,有些性能甚至超过E-3,但价格却只有E-3的三分之一左右。  可是,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以色列在2000年表示拒绝向我国出售这种预警机。
     我国出于本土防御的目的,购买外国预警机计划没有成功,周边国家和地区却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预警机。日本早就从美国购买了11架E-2C预警机,还装备了4架自行研制的E-767预警机,这种大型预警机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达780千米,内部所装预警设备基本上与美国空军E-3类似,一次空中加油可飞行22个小时。
    日本还准备再采购6架E-767,并对E-2C进行全面改进升级,这样一来,日本自卫队便拥有了20多架先进预警机,数量仅次于美国。台湾也先后从美国购买了6架E-2T预警机,作为其“以武拒统”的资本。
  印度则向以色列购进了“费尔康”预警机,大大增强了印度空军的空中预警和指挥能力。     中国有广阔的领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整个领空的。空中预警机探测范围广,无盲区,对小型目标探测能力强,是国土防空的有效装备。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预警机,而自行研制比直接从国外购买显然更适合中国空军的长远发展需要。   对于中国的预警机,外刊格外关注,它们或是不择手段,或是捕风捉影,或是发挥想像,对这方面的报道可谓挖空心思。
    对于这种没有得到中国官方认可的报道,我们应该以审视的目光对待,不可轻。 。

2018-05-22

94 0
预警机是空中雷达站+指挥中心.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