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行路难其一中作者引用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8-03-01

177 0
    叙事开篇,化用刘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乘风破浪 解 释 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    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 处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一帆风顺 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自: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希望你满意 不要忘了采纳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