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天文学

如何让小行星快速撞击地球

全部回答

2018-11-13

0 0
    威胁地球小行星有4700颗,专家推算 小行星撞地球 中国可能是重灾区 英国《每日邮报》17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NASA)日前据天文卫星“广域红外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称,在太空中,有约4700颗小行星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也据此发表研究指出,一旦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有10个“高危”国家,中国位居榜首。
     NASA指出,这些对地球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都与地球非常接近,最近距离都在500万英里(805万公里)内,这些构成威胁的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00米,足以穿过地球大气层并对地面造成巨大冲击。
  据NASA评估,一个直径50米~100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可能释放出不少于3兆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的爆炸力,会对一个城市大的范围造成毁灭性冲击。   科学家详细分析了具有威胁性的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他们认为除了落入海中外,这10个高危国家被撞击的几率最大。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个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得出一旦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后受影响最大国家的排名。得出这一结果的是南安普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洛伦德。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中介绍了其设计的“近地轨道缓冲支持系统”。
    她认为,利用这一软件可测算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各地受影响的严重程度,以便为制定决策者提供参考。“近地轨道缓冲支持系统”在运算中采纳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物理效应、各种自然灾害的历史数据以及当地建筑的坚固程度等数据,可以推算出发生灾害时受影响地区的撤离能力,还可以推算出当地的灾后复原能力,以及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投入,以避免在大撤离时出现拥堵瓶颈。
     新朗 专家称中国地大人多成撞击重灾区 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到底有多大?本报记者昨晚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行星天文学家王思潮先生。王思潮研究员表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确实存在,但人类对此并非无能为力。
   可以人为减少发生几率 王思潮研究员指出,小行星撞击地球两三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事实上,只有在小行星距离地球几千公里时,受到地球引力吸引,才有可能与地球相撞,今后二三十年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仅为1%。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正在太空搜索直径在100米以上的小行星,对距离地球800万公里以内的小行星进行追踪,测算其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的距离。  如果发现某颗小行星存在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就会对其实行重点监视,采取措施使碰撞的可能性变小。
   具体来说,一旦发现哪一颗小行星未来50年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达到10%,就可以采取措施逐渐改变其运行轨道。目前世界各国计划在2020年前找出九成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采取措施改变其轨道,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下降到一万年发生一次。
    也就是说,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并非无能为力,虽然还无法确保不发生,但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减少其发生几率。 落入海洋可引发灾难性海啸 至于中国被推算为一旦遭受小行星撞击受灾最严重的国家,王思潮研究员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中国的国土面积比较大,占到了全球面积的1/50。
    面积越大,受到撞击的概率也越大;二是中国人口众多,总人口近14亿。与俄罗斯相比,虽然俄罗斯国土面积更大,但人口只有约1。5亿,因此一旦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人员死伤,中国受影响的绝对人数比较大。
   从另一方面讲,海洋占到了地球表面的70%,小行星撞击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更大。  小行星撞击海水会引发灾难性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15。
  6万人丧生,而一旦小行星撞击引发海啸,死伤将比这更严重。但从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大陆架宽广而平缓,并且有从日本列岛到琉球群岛的岛弧保护,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海岸线更长,沿海的大城市更多,一旦出现星击海啸,可能会遭受重创。
     本报记者 李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天文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天文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天文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