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

古人常尊称对方为"足下",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7-21

0 0
     "足下"一词在古代为对对方的敬称。不但用于平辈人之间,亦用于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害怕损害了先王的英明形象,对您的仁义声名不利,所以逃到赵国。
   关于"足下"的来历,有个令人叹惋的故事。  据《异苑》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麵姬,骊姬为助其子奚齐继承王位,逼死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为避祸害出走。在流亡期间,很多跟随的人逐渐离去,只有介子推和其他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还一直追随。
  一日,重耳染上风寒,想要喝一碗肉汤,但是无钱购买。于是,介子推就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下。     重耳执掌政权后,要先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
  
  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子推一言不发,晋文公也没想起他来。失望之余,介子推带着母亲归隐山林。有人替他打抱不平,晋文公终于想起他的恩惠,便几次派人去请,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无论如何也不肯下山接受封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