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要反映什么

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要反映什么

全部回答

2007-03-14

0 0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由作者搜集相关的民间传说以及自己的想象。所以西游记带有人们对当时的阶级社会的不满。以孙悟空的有不羁个性的人物形象,寄托了百姓对社会的不满和改造社会的理想。
  因此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深受人民喜爱。那些妖怪指当时社会诸多的黑暗势力,唐僧等人西天取经也是表达了人们希望有人能改善社会的美好愿望。  另有一现象就是妖怪的下场不同。比如那些天神仙人的坐骑作乱往往不会被诛灭,被那些保护伞收回去教化。
  典型的例子是太上老君的青牛。还有那些没有保护伞的下场往往是被诛杀。这也隐射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 。

2007-03-16

185 0
用不着想得太多,就是一部想象丰富的幻想小说而已。犹如哈利波特小说也并不反映什么一个道理。

2007-03-15

220 0
     其实天宫就是明朝皇宫的一个真实缩影。吴写西游,是颇有寓意的。他用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来聊以舒发自己对明朝腐朽制度的一种强烈不满。皇帝(玉帝)的昏庸无能,神将(明官员)的碌碌无为,朝中纲常腐败,人材凋零,这些正是明朝中期,朝庭政治制度的真实写照。
  但是他又只是一介书生,心中纵有千般报负,实则却是欲恨无力。  因此,只有凭借着手中的秃笔,把自己化作了那移星换斗的齐天大圣,意淫着,大闹了一番天宫(实则是皇宫)。他闹玉帝(皇帝)的不识人材,他更笑天宫(明宫)众将的胆小无能,他就是这么彻彻底底的在自己笔中,着实舒发了一番自己多年来对朝庭昏庸糜烂制度的不满情绪。
  但是,他又只是一个明朝的小知识分子,他始终认为,帝制高高在上,不可动摇;认为,臣若清则君自明,只要皇帝身边的大臣好了,皇帝自然也就会清明,那样,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安定了。  因此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他是不会,也不可能想到去推翻这个腐朽的帝治社会的。
  所以,在恰到好处的舒发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后,他又恰到好处的收住了笔,让如来佛祖把这个野性的孙猴子给压制了。其实说到底,在吴的心里,唐太宗才是真正清明的好皇帝,唐朝才是真正的盛世。所以,在孙悟空大闹了天宫以后,吴就采用了旧有的西游传说,并自行编写了大部故事情节(其实取经这个传说在元朝甚至更早时期就有了);这些,也正是吴想要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真正意图,他就是想让这么一些有能力的人材,归服于一个清明的皇家体制,并让他们来保家,治国,安邦,平天下。
    所以,西游记以后的取经路,是大圣清除明朝旧有腐烂势力(妖魔)的战斗过程,是吴的真正用意。包括对当时因崇信道教而不理世事的昏庸明朝皇帝,西游的讽刺意味不可谓不深。 。

2007-03-15

189 0
反映了当时腐败的社会情况,官匪勾结,民不聊生.

2007-03-14

218 0
    《西游记》影射的是明朝的社会现状。作者生活的时代,明廷统治日益腐朽,社会危机重重,因此能在西游记中看到当时社会的影子。玉皇大帝的天庭的统治危机来自孙悟空的反叛,暴露了天界政权的腐朽;如来亲自出面镇压了孙悟空,又煞费苦心地安排金蝉子投胎做取经人实际上也是重组神佛的统治秩序。
    唐僧师徒4人取得真经宣告了如来和玉帝“改革”的成功,世界上终于恢复了平静,统治得以延续。但这次改革的成效在哪里呢?除了象征性地把一些不得志者提拔到高层以外,一切照旧,10年取经路上,得益的仍然是如来和玉帝集团。
  当他们各得其所后,便把正在将经传道的唐僧招回,哪还管下界凡人如何水深火热,哪还管西天真经缺了唐僧这个翻译还有多少人能读懂,哪还管什么普渡众生!这也和明朝的改革一样,换汤不换药,永远在用表面的修补掩盖统治的漏洞。
       孙悟空代表的不是农民起义者,或者说不是彻底的反抗者,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失意者、落榜者。因为玉帝的歧视而反叛天庭的孙悟空骨子里是希望能在天庭高层工作的,10年修行期满,他也终于可以在灵山安稳地做他的佛,再也不用过“散仙”式的低贱的生活了。
  《西游记》什么都反,唯独不反皇帝,这可能是当时文人的局限。

2007-03-14

186 0
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把当时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描述成妖魔鬼怪来边先出来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