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陆权与海权,到底哪一个才是立国之本?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都抨击某位教授的关于海权应从属陆权的文章.这让我感到很是奇怪.难道人家说错了吗?我并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但从题目上来看这篇文章的逻辑性就很强嘛~~~~~没有陆权我们怎么可能拥有海权呢?我就是想问问大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陆权与海权哪一个才是立国之本?

全部回答

2007-03-09

0 0
    最近北大教授一篇文章激起波浪。有关陆海权之争大家似乎多倾向海权。我虽然不赞同该教授的一些观点,但支持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也说说自己的观点。自古以来,以海权立国并称霸全球的好象只有美英两国,但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他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可以以海权立国。
    英国孤悬欧洲边缘,美国则更优越,两大洋保护了他们,南北两邻国一个无心争霸一个软弱无能。因此美英不用保持过于庞大的陆军,而他们的陆军也从来不是最强的,看一下美国三军比例基本接近1:1:1。
   但是中国则有 15个邻国,数万公里的边界线,邻国还有一些地区乃至世界强国,使我们不得不保持一支庞大的而且战斗力必须是世界第一陆军。    当今军事装备消费之高想让我们保持陆海空并重同步发展决非任何一国的财力能支撑的。
  
  看看中国三军比例是多少呢?230万军队陆军应该有150万吧,如果加上武警中的机动,内卫,边防等恐怕有200万了。如此庞大的陆军消费有多少请大家想想。所以对中国来说,只能采取一定时期内偏重某军种,最后达到三军协调发展,如果过分强调某军种或同时出击,其结果可能是国力难以承担导致苏联式的结果。

2007-03-21

230 0
  陆权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海权是国家扩张的工具!两者缺一不可! 纳粹德国拥有强大的陆军---陆权达到巅峰,可是没有强大的海军,无法征服英美,也就无法消灭敌人,使得战争不能停止,最终无法享受陆军征服的地区,被延续下去的战争拖垮,最终灭亡! 日本在二战时拥有强大的海军,但却没有与之相应的陆军,一是无法进攻苏联,与德国战略会师;二是无法保住征服的领地,最终其帝国梦想只能是“黄梁一梦”!。
  

2007-03-21

230 0
    我之前在那个教授帖子里发表与下面内容类似的文章的时候,因为字数限制,没有成功,我要说的是,我对这样的违背历史客观规律的极端的选择持反对意见,我的论据不会有任何战术上或者是数字上的内容,我就单纯的用战略上的观点来驳斥: 下面的是我国国防白皮书内容,里面明白清楚的写明我国陆军与海军的发展上,陆军不以扩张领地范围为任务,海军则以扩大我国近海(领海)防御纵深为任务,具体内容,请大家看 二、国防政策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中国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防备和抵抗侵略,确保国家领海、领空和边境不受侵犯。
  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人民解放军坚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全面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科学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  深化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注重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效益。
      ——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整体提高。  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提高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紧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训练体制和保障体制,加强诸军兵种的综合集成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大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创新训练内容、方式和手段。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  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
  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
    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    ——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中国坚持自卫反击和有限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建设一支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持核力量的战略威慑作用。  中国的核力量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中国发展核力量是极为克制的,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
  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  支持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反对核扩散,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
  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履行国际义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军兵种建设   陆军加速现役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和信息化改造,建设精干合成、灵敏多能的新型陆战力量。
    优先发展陆军航空兵、轻型机械化部队和信息对抗部队。装甲兵在陆军合成作战部队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炮兵、防空兵陆续列装新型火炮、野战防空导弹、侦察预警雷达、火控系统、情报指挥系统等装备,地空导弹与高射炮比例得到优化。
  工程兵与主战兵种配套发展,伴随保障和精确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防化兵初步建立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核化生防护体系,快速遂行核化生防护、核化生应急救援和反核化生恐怖能力明显增强。
  通信兵加强通用信息传输平台、处理平台和指挥控制系统、频谱管理系统建设,提高通信和信息保障能力。    陆军航空兵始建于1986年,实行总部、战区、一线作战集群三级管理体制,主要装备有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勤务直升机,担负空中火力突击、机降作战、地面兵力和物资的空中输送及战场勤务保障等任务。
    陆军航空兵重点加强快速投送、精确打击、远程突击和保障能力建设。   海军着眼于建设一支多兵种合成的、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把信息化作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突出发展海上信息系统,加强新一代武器装备建设。
  完善海战场建设,重点搞好新型装备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和作战支援保障建设。  加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要的海上机动兵力建设,增强近海海域的整体作战能力、联合作战能力和海上综合保障能力。
  改革创新训练内容和组训方式,深化海上一体化联合作战训练。加强海军作战理论研究,探索现代条件下海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空军着眼于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减少作战飞机总量,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加强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对抗性,加大不同兵种、机种合同战术训练,积极稳妥地组织新机改装和新武器装备使用训练。空军飞行员训练实行飞行院校、训练基地、作战部队三级体制,分为基础教育、初级飞行、高级飞行、作战飞机改装飞行、战术飞行五个阶段。
  航空兵部队主要进行空战、对地攻击和联合作战等训练,飞行员保持与担负任务要求相适应的训练飞行时间。      第二炮兵着眼于建设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加快提升武器装备系统信息化水平,建设灵敏高效的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提高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完善战场体系和后勤、装备配套建设,增强综合保障效益。深化训练改革,加强集成训练,运用科技成果提高训练质量。  强化导弹核武器安全管控机制,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完善核事故处置应急手段。
  第二炮兵装备有多种型号的地地战略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 边海防建设    中国陆续颁布了国防法以及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完善边海防政策规定,做到依法管边、依法管海。
    中国不断加强边海防建设,提高边海防防卫和管理控制能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警民联防联管的边海防队伍。近十多年来,国家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进行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2万余公里的边防巡逻路、6000余公里的边境铁丝网和近600套边境监控设施。
  从2004年起,启动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在沿海地区修建执勤码头、监控站、监控中心和部分辅助设施。      中国始终坚持睦邻友好政策,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主张与有关国家通过平等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边界和海域划界问题。
  中国已与缅甸等12个邻国签订陆地边界条约或协定,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并正在同印度、不丹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自1996年起,与韩国和日本相继启动双边海洋法磋商机制,主要就海域划界和海上合作问题交换意见。
    2004年,与越南签订的《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正式生效。   中国积极发展与邻国的边海防合作,与有关国家加强不同领域和级别的边海防交往,妥善处理边海防涉外事务。
  2005年,与越南签署《中越海军北部湾联合巡逻协议》,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分别签署《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海上合作谅解备忘录》。  2006年7月,中国和印度重新开放连接中国西藏和印度锡金地区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
  中国边海防部队严格执行国际法和与周边邻国签署的协议、协定,建立健全与邻国的会谈会晤机制,开展执法和反恐合作,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相关海域的稳定与安宁。 现在再来看看认为陆权至上或者海权至上的看法到底能够在历史中找到什么样的例子:我国清朝的长期海禁导致航海技术严重停滞,力量上已经无法用其先辈的标准来与当时的海上强国对比了,导致的后果,是侵略势力的先进战争机器对我国落后的冷兵器军队的屠戮与领土侵略,所以,清朝的例子可以作为一个可能的结果。
    就算不能用技术上差别太大的历史例子,也还有古代珈太姬民族被罗马帝国灭亡,并且直接或则间接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例子,当时的罗马,是一个纯粹的路上霸主,而珈太姬则是已经开发了大片非洲西海岸,主要是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部分,结果是珈太姬不满臣服于罗马之下而遭受的欺凌,把汉尼拔将军的混成部队以技术上优于罗马而实力上弱于罗马的舰队送到了古代阿尔比斯山脉的地中海一侧,直接造成了汉尼拔对罗马领地意大利地区的蹂躏和占领,汉尼拔的远征兵团几乎彻底击溃了罗马当时的所有国防常备力量,然而最终,珈太姬因为路上力量的薄弱和罗马海上力量的进步与壮大,再加上自己对战争的幻想,在远征兵团逃回首都于决战中失败而全员战死之后,把汉尼拔将军放逐,自己则继续臣服罗马遭受更严厉的欺凌,结果,罗马在罄尽全国之力最终把汉尼拔赶尽杀绝于异国他乡之后,决定把珈太姬民族彻底灭亡,最终珈太姬城所有百姓为了自己的摇摆选择而面对全城尽毁全族绝灭的悲惨下场,而客观上的胜利者:罗马,则因为战争动摇了国家的生存根本而无法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帝国终结,逐渐分化消亡。
    以上的例子可以说是两个国家演绎的非常完整的一个这样的历史:在很短的时间内片面强调陆权或者海权确实可以适应古代的生产积累,却都是只能灭亡的下场。 所以,片面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自费武功来强化某一个强项,最终是难以弥补弱项的漏洞而被灭亡。
   我要说的是,看看我国的国防白皮书,就会理解我国的军事战略到底是怎样的,我从那个所谓教授的文章里,读到的都是自相矛盾的结论,无论它的逻辑再怎样强,再怎样引人入胜,都无法掩盖自己的矛盾。
     另外,航空母舰这样的一种战术武器,在它已经可以以自己的势力来达成超越自己的战术上的范围造成影响的时候,我不认为我们不应该考虑这样的投入是否会比其他方式的投入可以更加的节省,就是说,如果不在航空母舰上投入,那么在其它可以弥补的方面的投入,也许会更多的。

2007-03-18

216 0
主要是看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战略。英国肯定是一个海权国家,而法国在不同的时期做了不同的选择,德国我认为是一个陆权国家,中国现在是一个陆权国家,但肯定会向海权过度。至于内陆国家肯定是要选择陆权的。 有空去去我的博客

2007-03-18

231 0
    我认为这是一个谁凌驾谁,谁包围谁的问题。从宏观上说,天权〉空权〉海权〉陆权。掌握了越高层次的控制权,就能从战略和战术上有效地制约下面的层次。这一点,听起来虽然非常简单,实则是一切斗争与博弈的共同规律,想想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围棋吧。
  在天权和空权上不用说,海权和陆权值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体来说,地球是海洋包围陆地。3分地7分水,海洋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但对于某些深居大陆腹地的国家和海洋中的岛国,情况并不尽相同。
  中国很特殊,海陆都很广阔。这种情况下,陆地本身有政治区分,海洋没有。我们的邻国,尤其是俄罗斯,是我们的战略伙伴,而且幅员辽阔。我们有较好的战略纵深和缓冲,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政治缓解一些问题。  大海上则是纯粹靠实力说话的,偏偏我们的威胁又来自这个方向。
  显然海权在中国还是应该大于陆权的。 关于楼主的补充,我同意,虽然这个时代海洋里的资源也是国家的重要部分,陆地上的国家实体和人民才是我们的终极对象。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一圈一圈地不断占领制高点,才能保护好中间这个内核。
    难道不能御敌于国土之外,非要放进我们的国土来打才算胜利?。

2007-03-18

200 0
陆权是根本,海权是枝叶.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