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明月诗社】温故知新 元旦前的对联格律复习[二]

  便利倒是便利了。但是把这两根“平仄竿”不同的三言排列格式都截下,而且式式皆成“规则”,对联还有规则可言吗?连“仄仄仄,平平平”这样毫无平仄交替、明显违反对联规则的格式,也作为一种“联型”加以肯定,其不妥更是不言而喻。诚然。这种格式有“死马子/活招牌”作为例子(按“活”为入声,当是仄声字,此例非“仄仄仄,平平平”),但是不合联律的例子,随处可以找到。
  能找出例子来,并不就证明其“格式”可以成立。再说,“只要上联仄字尾,下联平字尾,其余字平仄不拘”,即只要把上下联最后一字的平仄定下,其余的字是平是仄全可随意,又何必还要到“平仄竿”上截来截去,多此一举呢?   常江先生两书的“句脚平仄规律”,也是简单地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方法寻找和制定出来的。
  他在《中国对联谭概》中说:   句尾断句的,只有一种情况,两断句有两种情况,三断句有四种情况,四断句有八种情况,五断句有十六种情况,六断句有三十二种情况,七断句有六十四种情况。……按几何级数增加下去。   “句尾断句的”这句话比较费解,因后面若再无别的联句相接,就无所谓断与不断,因此不如直接说“每边只有一句的”更好懂。
     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明白其排列出的“句脚平仄规律”,他还列了一个表(见下页)。   句脚平仄规律 一断句 两断句  三断句   四断句    五断句                       ┌仄仄仄仄仄┐                      ┌┤     │⑴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    ├┤⑴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               │      └┤     │⑵          ┌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         ┌┤   ├┤⑴         │└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         │     │      ┌┤     │⑶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⑵         │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            └┤     │⑷     ┌仄仄┐│             └平平平仄平┘    ┌┤  ├┤⑴    │└平平┘│             ┌平平仄仄仄┐    │    │            ┌┤     │⑸    │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    │     ┌┤    ├┤⑶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⑹    │    │┌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   ├┤⑵    │     └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    │          │      ┌┤     │⑺    │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          └┤    ├┤⑷    │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                 └┤     │⑻ ┌仄┐│                  └仄仄平仄平┘ │ ├┤ └平┘│                  ┌平仄仄仄仄┐    │                 ┌┤     │⑼    │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          ┌┤    ├┤⑸    │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⑽    │     ┌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    │    ┌┤   ├┤⑶    │    │└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    │    │     │      ┌┤     │⑾    │    │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⑹    │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    │            └┤     │⑿    │┌平仄┐│             └仄平平仄平┘    └┤  ├┤⑵     └仄平┘│             ┌仄平仄仄仄┐         │            ┌┤     │⒀         │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     ┌┤    ├┤⑺         │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     │      └┤     │⒁         │┌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         └┤   ├┤⑷          └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               │      ┌┤     │⒂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    ├┤⑻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     │⒃                       └平仄平仄平┘   这个表只列到“五断句”。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只要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用仄声字,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用平声字,其余的句脚不管用平声字还是仄声字,通通“合律”,连上联所有的句脚(不管多少句)全用仄声字。下联所有的句脚(不管多少句)全用平声字,也可以。这样一来,对联句脚平仄规律,同其句中平仄规律一样,也无章可循了。
  若把句中平仄规律也合在一起看,在常江先生的对联平仄规律中,实际上只有这么一条,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用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用平声字,其余不管是句中还是句脚的字,用平用仄,完全可以听便。对联的平仄规律若真是如此,的确是再简单不过了。   但是,用这种方法给对联定规则,看起来很科学,很严密,实则从根本上取消了对联规则。
     另一种偏向,是毫无系统,抓住一鳞半爪或者对联的某些部分,就来规定联律。结果这也是联律,那也是联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联律,自己心中无数,读者不得要领。有人在《中国楹联报》第八十九、九十两期上发表的《联律六格》,便是一个典型。这篇文章一开头就说:“对联格律,不断争鸣,依我看来,归纳有六大主格。
  ”即“马蹄格”、“领字格”、“排比格”、“自对格”、“扇对格”和“假性格”。从这段话看,这所谓“六大主格”便是联律的精华了。   。

全部回答

2006-12-29

0 0
看不明白呀,我想问一下,长联中能不能不三连平或三连仄,比如: 出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样可不可以呀

2006-12-26

34 0
我有点糊涂了,此文的意思似乎是批评常江先生的“句脚平仄规律”,可是哪里不对呢?还是再看看下文。

2006-12-26

45 0
    捡主要的摘录,有时间再温习。[东方棋韵] “句脚平仄规律”表(见下页)。
       句脚平仄规律 一断句 两断句  三断句   四断句    五断句                       ┌仄仄仄仄仄┐                      ┌┤     │⑴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    ├┤⑴               │└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               │      └┤     │⑵          ┌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         ┌┤   ├┤⑴         │└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         │     │      ┌┤     │⑶         │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⑵         │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            └┤     │⑷     ┌仄仄┐│             └平平平仄平┘    ┌┤  ├┤⑴    │└平平┘│             ┌平平仄仄仄┐    │    │            ┌┤     │⑸    │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    │     ┌┤    ├┤⑶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⑹    │    │┌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    └┤   ├┤⑵    │     └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    │          │      ┌┤     │⑺    │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          └┤    ├┤⑷    │           └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                 └┤     │⑻ ┌仄┐│                  └仄仄平仄平┘ │ ├┤ └平┘│                  ┌平仄仄仄仄┐    │                 ┌┤     │⑼    │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          ┌┤    ├┤⑸    │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⑽    │     ┌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    │    ┌┤   ├┤⑶    │    │└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    │    │     │      ┌┤     │⑾    │    │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     └┤    ├┤⑹    │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    │            └┤     │⑿    │┌平仄┐│             └仄平平仄平┘    └┤  ├┤⑵     └仄平┘│             ┌仄平仄仄仄┐         │            ┌┤     │⒀         │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     ┌┤    ├┤⑺         │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     │      └┤     │⒁         │┌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         └┤   ├┤⑷          └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               │      ┌┤     │⒂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    ├┤⑻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     │⒃                       └平仄平仄平┘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