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七律的平仄要求如题
不论平仄的情况大致如下,不过也有规则的。 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 式的律诗。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 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 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 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⑴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 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全部
不论平仄的情况大致如下,不过也有规则的。 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 式的律诗。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 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 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现在再谈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 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补上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⑴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 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 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是本句自救。 ⑵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 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
这是对句相救。 ⑶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 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⑴⑵的严格性稍有 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⑴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⑵或⑶。
这样即构成本句自救,又 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 ·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 令人渐漂母,三谢不能餐⑤。 ·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既救第二句 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 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⑥。 ·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 文)。
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是⑶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⑵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 句“日”字。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 ·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 出句“竹”字。
这是⑴⑵两类相结合。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 对句相救。这是⑴⑵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象不合律,其实是用了 拗救,仍旧合律。
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 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 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所谓“一三五不论” 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 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 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 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 析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容易引起误解。这个影响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 就不能不予以适当的批评。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 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 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 不论;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论。
以上讲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况下不能不论。至于五言第三字, 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 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
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中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 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 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 “分明”。
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来看,第四字并不一定“分明”; 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 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 了。
七言由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古风式的律诗 在律诗尚未定型化的时候,有些律诗还没有完全依照律诗的平仄格式,而 且对仗也不完全工整。例如: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这诗前半首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
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 式来看,第一句第四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乘”chéng ),第六字应该 是平声而用了仄声(“鹤”,古读入声),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应该是平声 而用了仄声(“去不”),第四句第五字应该是仄声而用了平声(“空”)。
当然,这所谓“应该”是从后代的眼光来看的,当时律诗既然还没有定型化, 根本不产生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后来也有一些诗人有意识地写一些古风式的律诗。例如: 崔氏东山草堂 [唐]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 ·· 盘剥白鸦谷口粟,饭煮青泥坊底芹。 ·· · ·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⑦。 · 作者在诗中故意违反律诗的平仄规则。
第一句第六字应仄而用平(“堂”)⑧, 第二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应用平而用仄(“磬”), 第四句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更见”),第五六两字应仄而用平(“渔樵”)。 第五六两句是“失对”,因为两句都是仄起的句子。
第五句的“谷”和第六句 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规则(虽然可认为拗救)。除了字数、韵脚、对仗 象律诗以外⑨,若论平仄,这简直就是一篇古风。又如: 寿星院寒碧轩 [宋]苏轼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 ···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 ·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 ·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⑩? ·· · ·· 这首诗第一句第五字应仄而用平(“摇”),这种三平调已经给人一种古风的 感觉。
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来外衡量,第六字应平而用 仄(“尺”字古属入声)。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 三第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绿雾”),第六字应仄而用平(“人”)。
第五句 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来衡量,第四字应仄而用平(“蝉”),第 六字应平而用仄(“叶”)。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 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应仄而用(“林”)。
第八句如 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来衡量,第三四两字应平而用仄(“鹤骨”), 第六字应仄而用平(“缘”)。第七句第五字(“对”)也不合于一般平仄规 则。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 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
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与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仿这种诗 体的人是很少的。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