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个人理财

春节理财有哪些猫腻?

春节理财有哪些猫腻?

全部回答

2017-08-21

47 0
    根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前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依据至少应当包括:客户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认识以及风险损失承受程度等。
   但事实上,多家银行网点的风险测评环节基本为走过场,不仅不客观,甚至可能要求投资者更改答案以“适应”他们主推的理财产品。   某北京地区银行的风险评估共计12题,耳朵君花了10分钟做完测试后得到的评估结果为“稳健”。
  看到这样的结果,客户经理立刻“好心劝告”,“这个结果不能购买好的收益的产品,最好重新测试并更改答案,你按我说的写。” 风险评估本应是为理财产品匹配合适的投资者的一道严格的流程,然而,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销售,忽视这一重要过程,甚至把理财产品的风险轻描淡写一番,只想着让客户赶紧购买。
    银行内部对这一现象早已见怪不怪,特别是春节前,“时间紧。任务重”,一些银行学会了“睁只眼闭只眼”。 在此,钱耳朵劝告大家,不能一味听信银行客户经理的劝告,一定要认真对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做好评估,正视自己的风险评估结果。
   工作人员推销代销产品 除了“走过场”的风险评估外之外,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中还掺进了保险、基金等银行代销的产品。  大家注意了!银行代销,也就意味着银行只是借了个平台,产品到底风险如何,收益如何,很多时候都是存疑的。
  耳朵君之前写过的《再判决!银行理财也出事,非法基金几时绝!》就提到了银行代销非法基金的案例。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个人理财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