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忽必烈征伐日本为何失败?

忽必烈征伐日本为何失败?

全部回答

2017-07-13

0 0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成为蒙古的统治者后,继续发动对外扩张,实现自己的扩张野心。 于是,忽必烈把目标瞄向了日本。自1266年至1274年的8年间,忽必烈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出访日本,想与日本建立“通项 结好、以相亲睦”的关系,但日本统治者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
  雄心勃勃的忽必烈转而采用武力相胁的办法,元至正十一年(1274年),忽必烈率兵亲征 日本,但因在海上遇到了强台风,无功而返。  回国后,不甘心失败的忽必烈于元至正十八年 (1281年),第二次东征日本,这一次,忽必烈派出了一支由4400艘战舰和10万大军组成的庞 大舰队。
  没想到,忽必烈的舰队在海上遭遇台风,几乎所有的战舰和士兵都被台风摧毁,沉人 海底,葬身鱼腹,忽必烈第二次东征日本又失败了。    后世研究者根据打携上来的蒙古战舰的残骸研究发现,这些战舰做工粗糙,质量十分低劣。
  
  很多战舰上的铆钉过于密集,这就说明这些材料是反复利用过的,需要加固才不至于碎裂。军舰的粗制滥造,无法抵御海浪的冲击,再加上台风来袭,暴风雨加剧,更让这些本就脆弱的船只无法进行战斗。忽必烈一定没有想到,他的雄心壮志最后竟然毁在“豆腐渣工程”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