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工孵化鹅蛋的方法有哪些?
传统人工孵化鹅蛋的方法有:(1) 炕孵化法炕孵化法多用于东北、华北等地区。前期孵化器 具是用土坯砌成,像北方冬季保暖用的土炕。炕面铺一层麦秸或稻 草,其上再加芦席,四周设隔条,炕下设有炕口,有烟囱通向室外, 以供烧柴草给温之用。 种蛋入孵前须烫蛋或晒蛋并烧炕加温,待炕温 恒定时,将种蛋分上下两层放在炕席上并盖棉被。根据室温和胚龄来调节炕孵的温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通过 烧炕次数、烧炕时间、火力大小、增减覆盖物、翻蛋、移蛋、晾蛋等 措施来调节孵化的温度、湿度和换气。 同样也要灵活掌握“看胎施 温”原则。采用炕孵法,一般要分批人孵,并将“新蛋”靠近热源一 边,而后随着胚龄的增长而...全部
传统人工孵化鹅蛋的方法有:(1) 炕孵化法炕孵化法多用于东北、华北等地区。前期孵化器 具是用土坯砌成,像北方冬季保暖用的土炕。炕面铺一层麦秸或稻 草,其上再加芦席,四周设隔条,炕下设有炕口,有烟囱通向室外, 以供烧柴草给温之用。
种蛋入孵前须烫蛋或晒蛋并烧炕加温,待炕温 恒定时,将种蛋分上下两层放在炕席上并盖棉被。根据室温和胚龄来调节炕孵的温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通过 烧炕次数、烧炕时间、火力大小、增减覆盖物、翻蛋、移蛋、晾蛋等 措施来调节孵化的温度、湿度和换气。
同样也要灵活掌握“看胎施 温”原则。采用炕孵法,一般要分批人孵,并将“新蛋”靠近热源一 边,而后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步改变人孵位置,使胚龄大的胚蛋移至 远离热源的一端。(2) 缸孵化法缸孵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
前期孵化器具 是用稻草和黏土缸,中间放置铁锅,上层放竹编的箩筐,内盛种蛋, 盖上稻草编成的缸盖保温,下层是缸炕,设有炕口。热源是用木炭作 燃料供温,通过控制炭火的大小、炕门的开闭和缸盖的揭盖,并每天定时换箩,把箩内上下、内外的种蛋位置相互对调,以调节温度、湿 度和换气。
胚蛋一般在缸内给温孵化至13到14日龄时,可改为上摊 进行孵化。(3) 桶孵化法桶孵多用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有孵桶、网 袋、孵谷、炉炕和锅等设备。孵桶为圆柱形水桶,也可用竹蔑编织成 圆形无底竹箩,外表再糊粗厚草纸数层或外涂一层泥,再用砂纸内外 裱光。
桶高约90厘米,直径60到70厘米。网袋用以装蛋,由麻绳编 织,网眼约2厘米X2厘米,外缘穿一根网绳,便于翻蛋时提起和铺 开。网长约50厘米,口径85厘米。孵谷要求饱满,炒热备用,以利 保温,也有以秕谷、稻谷和沙子代替谷粒的。
(4) 摊床孵化法前期通过炕孵、桶孵和缸孵后,种蛋即可移至 摊床孵化至出雏。摊床孵化法的器具为木制框架,配备有棉絮、毯 子、单被、席子、絮条等。摊床由1〜3层木制长架构成,一般均架 于孵化室内的上部,下面也可以设置孵化机具。
摊分上摊、中摊和下 摊。摊与摊的距离为80厘米,摊长与屋长相等。上、中摊应比下摊 窄一些,便于人站在下摊边条上进行操作,一般下摊宽2。 2米,中摊 宽2米。上摊只有在蛋多时才使用。各摊底层均由芦苇(或细竹条) 编成,以稻草铺平,其上放一层席子。
摊边或蛋周围设隔条,有利于 保温。用摊床孵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温度:在摊床四周的蛋(边 蛋)易散热,蛋温较低,摊床中间的蛋(心蛋)不易散热,温度较 高,可以通过翻蛋过程,将两者的位置置换,达到蛋温趋于平衡;刚 上摊时,可摆放双层,排列紧密,随着胚蛋的温度上升,上层可放稀 些,然后四周的蛋放双层,继而全部放平,即通过调整蛋的排列层数 和疏密来调节蛋温;当蛋温偏低时,可加覆盖物,蛋温上升较快时, 可减少覆盖物,甚至可将覆盖物掀起晾蛋降温;可以通过控制门窗和 气窗来调节蛋温。
摊床温度的调节,应根据心蛋与边蛋存在温差的特点来进行,应 掌握“以稳为主,以变补稳,变中求稳”的原则,也就是说,为使蛋 温趋于一致,要“以稳为主”,即以保持心蛋适温平衡为主;但心蛋 保持适温时,边蛋蛋温必然偏低,此时要通过互换心蛋、边蛋的位置使蛋温趋于平衡、均匀。
当升温达到要求时,又要适时采取控制措 施,不使温度升得过高,达到“变中求稳”的目的。摊床孵化要注意“三看”。一看胚龄:随着胚龄的增长,其自发 温度日益增强,覆盖物应由多到少,由厚到薄,覆盖时间由长到短。
二看气温与室温:冬季及早春气温和室温较低,要适当多盖,盖的时 间也要长一点;夏季气温高,要少盖一点,盖的时间也要短一点。三 看上一遍覆盖物及蛋温:应根据蛋温的高低情况,适时增减覆盖物, 如上一遍温度升得快、升得高,则下一遍就少盖一点;如上一遍温度 升得慢,温度低,则下一遍就要多盖一点;如上一遍温度适宜,下一 遍就维持原样。
(5) 平箱孵化法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取材容易等特点,分为 用电与不用电两种,适宜于农村使用。该方法吸取了电孵机中的翻蛋 结构,但孵化率欠稳定。制作平箱可利用土坯、木材、纤维板等原 料,外形似一个长方形箱子,一般高157厘米,宽与深均为96厘米, 箱板四周填充保温材料(如废棉絮、泡沫塑料等)。
箱内设转动式的 蛋架,共分7层,上下装有活动的轴心。上面6层放盛蛋的蛋筛,筛 用竹篾编成,外径76厘米,高8厘米。底层放一空竹匾,起缓冲温 度的作用。平箱下部为热源部分,四周用土坯砌成,底部用3层砖防 潮,内部四角用泥抹成圆形,使之成为炉膛,热源为木炭。
正面留一 椭圆形火门,高25到30厘米,宽约35厘米,并用稻草编成门塞,热 源部分和箱身连接处放一块厚约1。 5毫米的铁板,在铁板上抹一层薄 草泥,以利散热匀温。通常情况下每台可孵蛋600枚。
当蛋入箱后,将门关紧并塞上火 门,让温度慢慢上升,直至蛋温均匀为止。入孵后,应每隔2小时转 筛1次(转筛角度为180°,目的是使每筛的蛋温均匀),并注意观察 温度,当眼皮贴到蛋感到有热度时,可进行第1次调筛(调筛的目的 是使上、下层的蛋温能在一天内基本均匀);当蛋温达到眼皮有烫的 感觉时,可进行第二次调筛及翻蛋(翻蛋可调节边蛋与心蛋的温度, 并可使蛋得到转动);蛋温达到明显烫眼皮时,进行第三次调筛及第 二次翻蛋。
当中间筛蛋温达到要求时说明蛋温已均勻。应按照“看胎 施温”的原则来调节温度。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