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什么是“小人得志”?

具体哪些做法

全部回答

2006-08-10

0 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翻开儒家经典《论语》,不难发现君子与小人被放在一起比较和评价的句子很多,以至于后世的儒学“大师们针砭时弊和品评人物时,往往会遵循一套“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的评价标准。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小人在民间也是最招人痛恨、被重点打击的对象。在民间有约定俗成的专门“纪念日”,集体修理小人们,就是农历大年初五,吃包饺子,捏“小人嘴”;这倒好象咱们公安部门组织的针对某项猖獗的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而选在某一天展开对犯罪分子——“小人”统一部署的严厉打击;日常的整治工作也不能荒废啊,为了防止“犯小人”,老百姓还会在鞋底子上、鞋垫儿上绘上小人的形象,天天踩、时时踏,名为“踩小人”,小人还能翻身吗? 老百姓会时时处处去发现和防范小人,但与小人相对立的概念不是象儒生那样自恋,以自诩的“君子”概念为反面。
    老百姓对君子也不待见,认为那是书呆子,是迂腐呆气、不晓得变通、得不到实惠的一批人……老百姓观念里与小人对照的概念是“贵人”。“遇贵人”是好事,“犯小人”是坏事。老百姓跟儒生(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是老百姓比较讲求实际,小人会危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坏,这倒跟儒生单纯的道德判断没太大的关系。
     小人又被捏,又被踩,但似乎非但没灭绝,反而更壮大了,更令老百姓不能接受的是,小人往往混得更好,要不怎么老说“小人得志”呢!嘿嘿,又有一句话,说牺牲了某些原则性做了亏心的事情,却没得到预期的回报,这叫什么?“枉做小人”!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做“小人”,容易“得志”;第二,做“小人”,肯定有好处;第三,每个人防范“小人”的同时,自己也随时可以做“小人”,只要价钱合适,别“白“(枉)做了“小人”就行。
     我认为,小人容易得志的真正原因,其实就在于他不在乎被认为是小人,小人可以占到的便宜,但老实人非但占不到,不被人占了便宜就不错。这个世界上的“真小人”(不在乎别人认为自己是小人,不以做小人为耻,基本就是个流氓,以刘邦为代表人物)、“真君子”(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以颜回为代表人物)、“伪君子”(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以现在批判甚厉害的教授、医生、贪官为代表)的数量都很少,社会绝大多数、主流人群是在“小人”和“非小人”之间挣扎的人。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但凡得志的人,大家都愿意指责他是小人。 。

2006-08-09

734 0
     论小人得志[吴昊-原创]   发表:2004年06月06日 18点35分 栏目:[杂记随笔] 出处:家! 阅读:次 鲜花:0朵 臭鸡蛋:0个 小人,在这里是要说“人格卑贱的人”(现代汉语词典按),怎样算是做到了人格卑贱呢?看看最近的新闻,一个女青年对着摄像镜头哭诉,刚刚在银行“排队”的时候,她“无缘无故”挨了一个男青年的耳光。
    当时的情况是,取款机前排着一列长队,此女青年不知有什么事情正万分火急,直接从队伍外走到了取款机旁,也许是太十万火急了,长长的队伍里出来一片骂声她仍是二话不说,于是就被两个男的扇了一耳光,两男子扬长而去。
  谁是这件事的小人?该女子一直强调自己是女的怎么怎么,男的不该动手怎么怎么,还要银行负责怎么怎么,一点也不说其实自己也是错的。  个人认为,纵然两名男子做得不对,他们也只是错在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得太明显。
  那个女的是小人,插队明显是人格卑贱的体现,对小人难道不该有这样的情绪吗?然而110也介入了此事,开始调查,于是那两名男子近乎受到通缉了。 其他人会怎么看待此事呢?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应该会有一些不同情那名女子的人吧,例如写文章的这位就是。
    在场的人更不用说,那些排队的人,心里只有“大快人心”这4个字吧。为什么最后错的却是两个男子?那个女的对插队已经习以为常,从没有为此挨到过耳光子,不想今天碰上了匪徒恶霸,于是要报警。
  那执法者呢是怎么想呢?他们也对插队的现象习以为常,而对有人在大庭广众挨了耳光子还不能习以为常,于是伤害排队者的时间、秩序不算犯错,而伤害插队者的肉体、形象就是天大的错误,要“立案调查”了。   看了这则新闻不禁令我联想到水浒传中泼皮牛儿与杨志的故事,杨志急于卖刀补贴家用,泼皮牛儿提出要买,却百般刁难杨志,说刀不快便不给足钱,先是让杨志劈开一叠铜钱,杨志照做,再是让杨志劈开自己脑袋,不然就拿走他的刀而不给足钱。
  此小人已经明目张胆的是要抢劫,然而却不明说,显得自己很在理,这就是小人。  杨志一刀劈了下去,此事的杨志也不在乎牛二不会买他的刀了,只求家传宝刀不要被这无赖卷走。结果呢?官府还了小人牛二的公道,将杨志充军了。
   原来小人得志的传统还是一脉相承的。观古览今看到的满是得志的小人。为什么,大人(暂时用作“小人”的反义词,即“光明正大的人”)不满于小人的卑贱行为,要抗争。  然而就是那么一小撮的小人,用卑贱的手段治了大人的罪。
  有些大人为了得到与小人抗衡的资本,使自己卑贱,成为小人,于是小人的阵营一天一天增加,大人式微。于是在不断的演变中,小人最终得志。令人恐惧的是,以后可能有更多的人不满光明正大会受到排挤、打压,转而成为小人。
  最终,这世界上就没有光明正大的人了,那将是多大的悲哀! 但我相信,除了作贱自己,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战胜得志的小人。  只要“光明正大”这个词语存在一天,就会有人找到这样的办法。
  而那天就是小人们的末日。啊,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那一天。 。

2006-08-07

740 0
小人没能力,“得志”不容易,好不容易“得志”了还不猖狂一下?不过现在的中国“小人得志”好像很容易,倒是“君子得志”挺难的。还有小人要“得志”溜须拍马是少不了的,正人君子往往看不上眼会鄙视他们,“得志”了还不报复一下? 不报复他就不是“小人”了。

2006-08-02

721 0
词 目 小人得志 发 音 xiǎo rén dé zhì 释 义 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 出 处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