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妈妈 备孕期

1岁多不合群

  儿子一岁三个月了,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身体发育均很好,与大人交往主动,且无任何畏惧心理,只是最近与小朋友交往时常常不主动并有畏惧心理。请问该如何培养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能力?

全部回答

2006-03-30

0 0
  这属于孩子发育过程中正常情况,与平时孩子的同伴交往少有关,随着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这种情况会好转的。平时需要鼓励他与小朋友交往,不能强迫,需要告诉孩子一些与别的小朋友交往的技巧等来帮助他。

2006-03-30

78 0
    小孩总喜欢同小孩在一起玩,这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抱他出门时,如果遇见了小孩,孩子就会表现出欢快的神情。但是,在孩子2岁以前,孩子虽然喜欢同小朋友在一起,却还不会与小朋友玩配合性的、共同完成的游戏。
  他们是聚在一处,自己玩自己的。玩沙子,一人一个小桶、一把小铲,如果界线没被“侵犯”,就会互不干涉。  到了2-3岁时,开始协作游戏,一同堆城堡,一起过家家。 可是,有的孩子却不愿意同小朋友交往,他们躲在角落或妈妈怀里,显得很不合群。
  这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找寻一下原因了。如果孩子与父母能正常交流,但只是不加入小朋友群中,说明孩子不是病态,往往只是个性问题。  比如,孩子比较安静,不愿意同活动量大的孩子跑跑闹闹,家长只要让他多接触同类型的孩子,他就会渐渐好转。
  有的孩子是因为家长总是带他单独行动,很少或不同他人接触,孩子也就变得不爱交往了。还有些孩子,本来愿意同小朋友在一起,但父母怕他受欺负或“不卫生”,限制孩子与小朋友往来,动不动就说:“冬冬太淘气,不跟他玩。
    ”“明明真脏,不同他玩。”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变得不合群起来。所以,当孩子不合群时,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小朋友接触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出门时带上一些玩具,孩子喜欢其他小朋友玩具时就可与对方协商,用以交换。
  
  食物也可多带一点,分给小朋友。 孩子在一起游戏过程中,可以互相模仿、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大有益处。  在交往中,孩子与小朋友会交流感情,增加乐趣,为他以后与人正常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6-03-30

76 0
     造成幼儿不合群或认生的原因很多,要针对原因找出纠正、教育的措施。  如果是孩子长久独居,加上父母不善交际,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习惯与陌生人交往,形成孩子性格孤僻。那么,父母在孩子的穿着、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应设法与周围的孩子保持一致,减少孩子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不自在的感觉。
    可适当地鼓励孩子邀请一些小客人来家作客,家长要热情招待,为孩子作出榜样。早上到幼儿园时,可邀邻近的小伙伴同行,买了新玩具与小伙伴一起玩,以使幼儿逐渐习惯并适应集体生活。
    如果孩子在家中较活跃,在集体中却不声不响,那多半是因孩子在家中经常听到父母的赞扬,到集体中感到自己不如同伴,因而丧失了自信心,遇事退缩。  大人要与教师配合,发现和利用孩子某一长处,让他在集体中显示出来,当他受到教师和同伴的赞扬时,便会有信心,也能与同伴自在地相处了。
    如果孩子与同伴相处中因不肯吃亏而造成不合群,那麽家长应对孩子严格要求,并为孩子创造与小同伴玩耍的条件,这样就有助于孩子与伙伴和睦相处,建立友情。   。

2006-03-30

50 0
家长要多鼓励、多支持、多启发。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备孕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妈妈
备孕期
怀孕期
分娩期
备孕期
备孕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