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证人作证可否不出庭?

证人作证可否不出庭?

全部回答

2018-04-28

55 0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义务,是指证人负有的在法院进行法庭审理时出庭接受询问的义务。  证人就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客观陈述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可替代性,故对证人作证以出庭为原则,经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但证人负有出庭义务并不是说证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出庭,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也应当准许。原民事诉讼法就规定了“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但由于该规定过于原则,有时证人随意提出一个理由都可能被准许,从而导致证人出庭率相对较低。
  因此 2012 年民事诉讼法在司法解释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了以下几种证人一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如证人身患疾病的。(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路途遥远”与“交通?爾妒须同时满足。
  虽然路途遥远但交通便利的,不能作为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理由。(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4)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除了上述三种情形外,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经法院审查核实后,也可以不出庭作证。
    证人不出庭并不意味着证人不作证。证人不出庭作证时,就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来调查证人证言。原民事诉讼法中只规定了证人通过提交书面证言来作证。2012 年民事诉讼法根据司法实践情况,增加了通过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作证的方式:(1)通过书面证言的方式作证。
  书面证言是证人出庭作证以外的最为简便和常见的作证方式。  证人不能出庭的,可以提交其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言,也可以以他人记录的证言笔录的形式作证。(2)通过视听传输技术的方式作证。
  视听传输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为相距遥远的人们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交流途径,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电话网络和互联网即时而且形象地将声音、图像进行传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可以用来为证人证言的调查服务。
    (3)通过视听资料的方式作证。视听资料与书面证言相比,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证人作证的环境,能够更好地保证证言的可信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