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民事诉讼证人拒绝出庭该怎么办?

民事诉讼证人拒绝出庭该怎么办?

全部回答

2018-03-30

2 0
    1、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驳回,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被保全人对该裁定也有权异议,但该异议不影响裁定的执行。
  “证据规则”规定,人民法院保全证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可见,保全证据是允许对证人证言采取制作笔录的方法的,也就是说法律上可行。
  且由于是法院的笔录,公信力相对较高,不用传唤证人出庭作证,较好地解决了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使申请人失权的问题。 2、申请公证证明。目前我国立法层次太低,主要是国务院的规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规章。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证据规则”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可见,民事诉讼中对公证效力采取的是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但又规定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因此,在证人可能拒绝作证的情况下,采取由公证员公证其证言的真实性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样既回避了因证人不出庭导致的举证不能的风险,又避免了因证人心理不成熟在交叉询问时作证不利的风险。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一般有下列几种处理方法 1、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 2、对证人实行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 3、对证人出庭作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要给予补偿。
  具体补偿项目包括:误工费;交通费;外地证人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无固定工资收入人的劳动收入损失。  至于具体的计算诉讼法,各地可以参照本地区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标准,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生活水平制定专门标准。
   4、对公民加强法制及素质教育,提高其出庭作证的自觉性。在实际案件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作证,证人也需要具体一些法定条件。而要是证人拒绝出庭的话,此时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或者申请进行公证证明。
       相关知识: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证人出庭作证是确保证人的证言真实性的最有效途径。 2、证人出庭作证是法官正确认证,公正办案的保证。
   3、证人出庭作证是深化民事审判改革,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需要。 4、证人出庭作证,能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减少诉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