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腊日指的是哪一天?

腊日指的是哪一天?这一天有什么节日特色?

全部回答

2018-04-08

195 0
     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 传统的节日——腊八节。在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采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熬煮而成,一般都是甜味粥。
  但是在中原地区,一些农家也喜欢吃腊八咸粥,粥里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会加上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东西。  农历最后一月称为“腊”月是有其特殊含义的。
  第一个意义是“腊者,接也”,有新旧交替的意思,第二个意义是“腊者同猎”,指从田猎获取禽兽 来祭祀祖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来“冬祭”,第三个意义是“腊 者,逐疫迎春”,就是要驱逐病疫。
   腊八节,也称为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在古代是欢庆丰 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称为五神)的祭祀仪式。  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
  “逐疫”的活动起源于古代的傩,即一种祛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就是祛鬼治病。今湖南新化等地区仍留存腊月击鼓祛疫的巫术活动。 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为“清祀”,周代称为“大蜡”。
  先秦 时期,腊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戍日,如《说文》一书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  ”可见,古代曾以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到南北朝时期,开 始固定在腊月初八,演化成纪念佛祖释迦牟 尼悟道的宗教节日。
  据传,佛祖释迦牟尼在 深山修行,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面黄 肌瘦。他曾想要放弃修行,不再吃苦受罪。 这时恰巧遇到一个牧羊女,送给他乳糜。  释 迦牟尼吃完后盘腿坐在菩提树下,于十二月 初八日悟道成佛。
  后来为了纪念而始兴“佛 成道节”。我国信徒将这一佛教习俗与我国 传统结合,方成“腊八节”,同样举行隆重 的礼仪活动。在佛教的影响下,腊日固定在 十二月初八日,自此相沿成俗。所以腊八节 又称为“佛成道节”,也叫“成道会”。
     在唐代,腊八节也是极受重视的节日, 诗人也多有吟咏,如羊士谔《腊夜对酒》:“琥珀杯中物,琼枝席上人。乐 声方助醉,烛影已含春。自顾行将老,何辞坐达晨。传觞称厚德,不问吐车 茵。
  ”杜甫也作有《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 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 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