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请问二战时的大型巡洋舰和重型巡洋舰是如何区分的?

如题~~~~

全部回答

2011-10-07

0 0
     原来木有大型巡洋舰这个独立的舰种,但美国二战时建造的阿拉斯加级自称是“大型巡洋舰”(Large Cruisers),并给出了CB的独立编号,它也确实明显不同于典型的重型巡洋舰,叫大型巡洋舰倒也不无道理。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典型的重型巡洋舰。  这在《华盛顿海军协定》中讲得很清楚,就是排水量接近1万吨+主炮口径203毫米,按这个标准建造的就是著名的条约型重巡洋舰。
  实际上各国都打了埋伏,特别是在条约失效后,大家都明显突破。但即使是后条约型重巡,也不过排水量15000吨以内,并且将203毫米主炮的数量增加到9-10门而已。   我们再以阿拉斯加级为大型巡洋舰的范本,会发现它与重巡有以下明显的不同: 一是吨位翻番。
  阿拉斯加级标准排水量27000吨,满载排水量34000吨。即使后条约型重巡,吨位也不到是阿拉斯加的一半。 二是火力占压倒优势。阿拉斯加装备9门50倍径的305毫米主炮,跟装备同样数量的203毫米主炮的重巡相比优势明显。
     三是防御大大增强。阿拉斯加的侧舷主装甲和水平甲板装甲厚度分别为9英寸和4英寸,而同样美军的后条约型巴尔的摩级重巡分别只有6英寸和3英寸。 四是速度丝毫不弱。
  阿拉斯加的最高航速为33节,这在重型里也是很高的水平。但阿拉斯加级12000海里的航程,就不是任何重巡能相提并论的了。   五是造价高昂。阿拉斯加级的造价相当于巴尔的摩级重巡的两倍,接近依阿华级战列舰的70%! 这几条比下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像阿拉斯加级这样的大型巡洋舰与标准的重型巡洋舰无论在吨位还是造价上都是一艘顶两艘的关系,重巡遇到它时,是打也打不过,防也防不住,跑也跑不掉。
    阿拉斯加级大巡的设计初衷本来就是“重巡杀手”,一切按猎杀条约级重巡来设计的。 二战中与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有点类似的唯有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即德意志级。
  它用了6门280毫米主炮,明显强于任何重巡。但它标准10000吨、满载14000吨的排水量仅相当于后条约型重巡,不到阿拉斯加级的一半,无论火力、装甲还是航速都处于劣势。  其实美国造阿拉斯加也是听到德国造“袖珍战列舰”的风声才干的,因此各方面占压倒优势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严格地讲,德意志级算不上美国概念的大型巡洋舰,只不过是一型牺牲了点主炮数量和航速来照顾主炮口径的后条约型重巡洋舰而已。 另外,日本曾计划建造一种“B-65型巡洋舰”,标准排水量3200吨,满载排水量35000吨,航速34节,续航力8000海里,装备9门50倍径310毫米主炮,侧舷主装甲和水平装甲分别为7。
    5英寸和4。9英寸。这显然是鬼子得到阿拉斯加级的情报后按它的数据量身定制用来对抗的,如果建成,当然是标准的“大型巡洋舰”。只是这个“如果”最终随日本战败而化为泡影而已。
   总之,二战时的大型巡洋舰只阿拉斯加级一家,别无分号,它的重巡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大型巡洋舰本来应该是介于重巡与战列巡洋舰之间的舰种,但阿拉斯加级的吨位也太靠近战巡了些,所以你要问它与战巡的区别,反而回答起来更麻烦些(我认为除了吨位略逊一点,主要是主炮口径明显不如)。
  但正是由于二战时的大巡只此一家,其实验性质明显,所以通常不把这种昙花一现的舰种当作一种成熟的舰种,其生命力远不如重巡。

2011-10-07

91 0
    勇敢级大型轻巡洋舰是一战时英国为了弥补自己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巡)被德国海军滞留在本土的原因,英国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海军元帅竭力提倡的波罗的海强袭计划之产物,1915年开工,称为大型轻巡洋舰(Large light cruiser)。
  其特征是航速快,火力猛,吃水浅,但是装甲防御只有同期轻巡洋舰的防护水平,一号舰为“勇敢”号和二号舰是“光荣”号安装15英寸口径主炮。  三号舰“暴怒”号更是改变原定设计,预定搭载两门更大的18英寸口径主炮,结果在完成时仅仅装备了尾部主炮,舰艏则安装了飞行甲板,不久以後连艉炮也拆除,蜕化为航空母舰。
  当时,英国对这种舰艇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内部人员戏称其为“嘘嘘巡洋舰(Hush-hush cruiser)”,事实上保密工作非常出色,德军直到在1917年第二次赫尔戈兰海战中目睹该型舰并被其15英寸主炮击中才确认了她们的存在。
    後被证明除了进行波罗的海强袭计划以外,几乎难以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改为训练舰,《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後,英国海军于1924年将该级“勇敢”号和“光荣”号改建为航空母舰。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16500吨;满载排水量22690吨 外形尺寸(米 长/宽/吃水):239。  6/24。7/7。6 主机功率:90,000轴马力;设计航速:32节 续航力:5,850海里/16节 武备:4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径主炮(380MM),18门4英寸/45倍径副炮,2门3英寸高炮,21英寸鱼雷管2座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最大)2-3,甲板1。
    5,炮塔(正面)13,指挥塔(最大)10 舰员:825-856人 和后来出现的重巡相比勇敢级完全就是个薄皮大馅的肉包子或者是一艘能远洋作战的炮舰。

2011-10-07

87 0
    早期的战列舰习惯于排成纵列对目标射击以发挥本舰的最大火力,这样的队形称之为“战列线”,战列舰因此而得名。它们的吨位非常大足以装备较强的大口径火炮以及厚重的装甲,面对一般的攻击时能应对自如,并能用自身强大的火力给对手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航速较慢也是它们的缺陷之一,所以到了二战时期,各国的新型战列舰均把提高航速放在了主要的位置,这些新型战舰被称为“快速战列舰”。   重巡洋舰的排水量几乎都超过了一万吨,虽然无法达到战列舰的防护水平,但是应对轻型战舰比如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攻击还是非常有效的。
   早期的战列舰虽然火力强大,但是航速非常慢,这个缺陷制约了海军对它们的使用,一战时一种新型的军舰展现给人们一种新的选择,它们拥有着巡洋舰的高航速,防御也很一般,但火力却和战列舰相当。  这种军舰后来被称之为“战列巡洋舰”。
  由于航速大大提高,战列巡洋舰在战争中甚至能进行独立的作战,在遇到巡洋舰一类的对手时往往能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压倒对手,而如果遭遇战列舰,则可以凭借高航速来脱离战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