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大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人们经常说青年要大有作为,也有人说如果青年都知道有所不为,才能走向成功之路,你怎样看待这类问题的?请就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全部回答

2008-03-08

0 0
    本题思路参考:一、可着眼于“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颂扬一种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的精神。二、可落笔于“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阐明人应当“畏”什么(回答可以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尊严”“敬畏文化遗产”“敬畏民意”“敬畏法律”“畏惧心中的道德律”“畏惧规则”等;可联系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以及为什么要畏惧。
    三、还可辩证分析,提倡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勇士的同时,存留一份敬畏之心。 参考拟题:1、勇者何惧?2、敬畏之心不可无3、懂得敬畏是美德4、人道让人“畏”。 [佳作] 无所“畏”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徐晓明 21世纪的今天,跆拳道、散打、击剑等一些运动已经成为时尚,大大小小的健身房随处可见。
    一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都希望炼就健康强壮的体魄,有朝一日能够行侠仗义,无所畏惧。[把“跆拳道、散打、击剑等一些运动已经成为时尚”,归因于年轻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行侠仗义,无所畏惧”,表达牵强、欠合理。
  本段应作修改。] 在被茫茫大雪覆盖的一片森林中,伐木工人李康正奋力锯着一棵粗壮的雪杉。  [第一、二段之间,应过渡一下。]突然一个躲闪不及,他被树干砸倒,当场就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太阳快下山了。他挣扎着爬起来,却发现自己的一条腿已被牢牢地压住。他大声呼喊着,可是工友们早已下班回家了。森林中,只有他的声音在孤独地回荡着。此时此刻,对李康来说,生命就像夕阳的余辉,在一点点、一点点地流逝着。
    于是,他又一次举起了电锯,不是对着树,而是对着自己的腿…… 就这样,李康用一条腿换回了整条生命。[对事例的交代应该更清楚些。因为按照常理,锯断自己的腿,必然会导致失血过多而死亡。
  ]想想那锋利的锯刀,想想主人公毫无畏惧的举动,我们又怎能不有所触动,乃至学会刚强? 如果说失去一条腿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在个人生命与集体利益中选择后者的人,能不能称为毫无畏惧了呢?回答是肯定的。
    [这里注意了承上启下。]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剑英,2006年11月14日在完成训练任务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但是,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  当时飞机上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飞机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李剑英先后三次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飞机因受高出地面的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壮烈牺牲。   生为国生,荣为国荣;碧空长剑,英雄不死。
  在这永恒的16秒中,有22年飞行生涯的英雄试飞员李剑英,决然地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爱人民的炽烈的壮歌![融情入文,感染力较强。] 今天,或许我们不会面临用一条腿来换回整个生命的选择,或许我们也无须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做一回烈士,但在现实生活中,挫折、困难等等都是接踵而至的。
    决不要做一颗圆润的小石子,得过且过;我们应当学会刚强,勇于面对严峻的挑战,做一个强者,决不轻言放弃。[注意联系现实,但还不够充分。] [点评]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语言流畅,选材大体得当,夹叙夹议,娓娓道来——这些优点都值得肯定。
  不过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一、有些内容表述欠明白(详见旁批)。  二、文中较少写到“我”。如果能在前文举例论证后,把“我”摆进文章中,审视一下自己是如何应对严峻挑战的——是迎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那么作文就会更充实,也更具个性色彩。
   评为一类下,得52分。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