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如何赏析苏轼的《定风波》?

风波作者: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部回答

2016-06-25

153 0
    此词写一次途中遇雨后晴的经历,表现一种处变不惊、安之若素的人生态度。作者用轻松诙谐的笔调写来,融叙事、写景、抒情、议理为一体,日常生活小景的描写与它所寓含的深邃哲理融合无痕,耐人寻味。
   上阕写雨中。任骤雨穿林打叶,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从容潇洒之风神宛然在目。下阕写雨晴Q风冷酒醒后,雨霁,日出,蓦然回首,风耶,雨耶,阴也,晴也,无不消逝一空,见出心境的豁达自信。  苏轼平素“奋励有当世志”,但仕官偃蹇,更多地用老庄之道自我排解,不以世事萦怀,淡忘得失荣辱。
  此词正写于谪居黄州时,乌台诗案劫难刚过,仕途极度沉沦,但词人“倔强犹昔”,不改豪杰之志,不敛疏放之态,得失、荣辱、生死皆能泰然处之,无论是风雨摧叶的逆境,还是晴光相迎的顺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表现了苏轼旷达的心态。
     本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王鹏运《半塘老人遗稿》认为苏轼“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故其词意兴超旷,见出活脱脱的个性和风神,读来,使人感到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
  整首词简朴却意深,表现出旷达超越的胸襟。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