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美食/烹饪 酒类/饮品

端午节饮酒的习俗源于什么?

端午节饮的习俗源于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7-30

64 0
     端午节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源于远古人们对于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恐惧。《礼记月令》中载,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被认为是阴与阳、生与死激烈争斗的月份,称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
  流传开来,于是在民间就有“五月到宫,至免不迁”和“五月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邪说。  人们为了“避邪、去毒、祛瘟、止恶”,逢端午节时,就饮用菖蒲酒、雄黄酒,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成了习俗。
  据说,开始饮用这菖蒲酒是南北朝时期,后历代相传,唐代便形成风气。“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这便是唐代殷堯藩对唐代端午节饮菖蒲酒的真实反映。到了明代更加风行。  明代冯梦龙借陈可常之口,说出了明代的盛况:“包中角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 其实,按照现代饮食科学知识来认识,菖蒲酒实质上是一种保健养生酒。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列入了药物酒类,他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目聪明。  ”这是因为,菖蒲原是生长在山涧泉流旁的一种名贵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具有开窍、活血、理气、散风和去湿功能,特别是以上等的黄酒为原料,更使其药香横溢,发挥其疗效作用。
  菖蒲主要有四川、浙江和江苏等原产地,其中以四川为最。现在中药房里仍有此味中药。 但饮雄黄酒的习俗却晚了一些,见于史册的多是明代史录,最负盛名的要数《帝京岁时纪胜》及《燕京岁时记》。  这两部书写道:“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避毒虫。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雄黄酒也被列入了《本草纲目》,把它作为一种去毒杀菌的药酒,供郎中们治病使用。“雄黄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
    ”可治百虫毒、蛇虺毒等症状。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酒类/饮品
美食/烹饪
起名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物
购车养车
生活常识
家电
礼节礼仪
家居装修
保健养生
交通出行
婚嫁
购房置业
育儿
美食/烹饪
酒类/饮品
烹饪方法
厨具
餐厅/酒店
酒类/饮品
酒类/饮品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