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北周府军制是怎样形成的?
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在我国军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有少数民族部 落军制的残余痕迹,也有汉魏以来汉族征兵制及世兵制的因袭成分,是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一种制度。
府兵的前身,是宇文泰的十二军,它们是由原贺拔岳部、李弼部和随孝武帝元 修入关的部分宿卫军组成。 其中官兵多为原六镇的鲜卑军户。北魏孝文帝改制 后,随着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加速,镇户的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落到“役同厮养”的 境地,因此他们才被迫参加了六镇起义。但当他们进入中原、辗转作战期间,在一 些经叛变起义而转化为新贵族将领的领导下、又成了统治集团的统治工具。 这些 原六镇镇户,对过去被人贱视的经历记忆犹新,向往早期部落兵的生活...全部
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在我国军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有少数民族部 落军制的残余痕迹,也有汉魏以来汉族征兵制及世兵制的因袭成分,是特定历史条 件下的一种制度。
府兵的前身,是宇文泰的十二军,它们是由原贺拔岳部、李弼部和随孝武帝元 修入关的部分宿卫军组成。
其中官兵多为原六镇的鲜卑军户。北魏孝文帝改制 后,随着北魏政权封建化的加速,镇户的社会地位也急剧下降,落到“役同厮养”的 境地,因此他们才被迫参加了六镇起义。但当他们进入中原、辗转作战期间,在一 些经叛变起义而转化为新贵族将领的领导下、又成了统治集团的统治工具。
这些 原六镇镇户,对过去被人贱视的经历记忆犹新,向往早期部落兵的生活。宇文泰等 为了投合他们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将已经形成的、魏晋以来汉族政权一直通行 的军民分籍的制度,与北魏时期拓拔氏实行的八部大人制度结合起来,逐渐创建了 一种新的军事制度——府兵制。
宇文泰为了给新制度下的官兵关系蒙上一层部落化的色彩,命令各有功将领, 分别继承为鲜卑三十六大部和九十九氏族的子孙;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的官 兵,一律改为鲜卑姓(北魏孝文帝改制时,为了彻底汉化,曾将鲜卑姓改为汉姓,如 拓拔改姓元等,这次全又恢复原姓)。
功大者改为三十六大部之姓,如李虎改姓大 野氏,杨忠改姓普六茹氏等。功小者改姓九十九氏族之姓。这些将领的部属,也全 部改姓主将之姓。主将对于部属,从血缘关系上说是宗长,从部落关系上说是酋 长,从军队关系上则是长官。
全军区分为六军,象征六大部,而宇文泰统领各部,象 征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
当然,这种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军队组织形式,不可能使历史再倒退到部落时期 去,因为不仅硬让没有血缘关系的各族士兵建立假的血缘关系不合情理,就是鲜卑 族成员之间,血缘关系的联系也早已消失,硬让他们重新结合,同样不符合历史发 展的要求。
所以这种鲜卑化、部落化的目的,只能落空。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组 织形式,对曾经沦为半奴隶的原六镇军户来说,社会地位有所改善和提高,因而,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府兵制的形成,有一个准备过程。
西魏建国之初,宇文泰所领的十二军,虽然 是西魏军队的惟一主力,但在名义上还不是中央宿卫军,仍隶属于关西大行台(宇 文泰一直未放弃这一职务 ,属外军系统。“大统八年(公元542年)春三月,始作 六军”,第一步先将西关大行台的军队提升为天子六军的中央宿卫军地位,使组织 系统基本统一‘。
大统九年(公元543年),西魏军队在邙山战役中被东魏军歼灭六万,实力大 减。为了继续进行战争和稳定西魏政权,不仅现有军队必须补充,兵源也必须扩 大。但当时在关陇地区的鲜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并不多,单纯依靠他们,无法达 到目的,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人民中设法解决。
当时使用的办法,主要就是“广募 关陇豪右,以增军旅”。这并不是一般的募兵,而是在拉拢汉族地主的前提下,将关 陇地区的豪强地主们所拥有的部曲和部分乡兵收编过来,使之隶属于六军,进一步 集中权力和统一指挥。
大统十五年(公元549年)前后,宇文泰在六军基础上,对中央直辖军进行了重 新编组,并在“十六年籍民之有材力者为府兵”。府兵的组织指挥系统,至此确立。
关于府兵的组织,据《资治通鉴》所记,“是宇文泰任总揆,督中外诸军”,下属 六柱国大将军,“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凡十二大将军,每大将军各统开府二人,开府 各领一军”。
又据《北史•传论》记载,“每大将督二开府,凡二十四员,分团统领, 是为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另据《周书》有关将传记所述,府兵领兵军官 有大都督、帅都督和都督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