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历史上真有“午门斩首”的制度吗?

历史上真有“午门斩首”的制度吗?

全部回答

2016-06-16

46 0
     古装戏中,大臣得罪了皇帝,皇帝一生气,便下令将其“推出午门 斩首”。那么“午门”究竟是指什么地方,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这种制 度吗? “午门”在历代宫殿沿革中都存在。
  紫禁城中午门为正门,位于南北 中轴线上,因其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 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  各 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
  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 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 的特点。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 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
    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 正中幵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 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皇帝大婚时,皇 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目艮、探花,在宣 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
  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  西侧门供宗室王公 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 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 则钟鼓齐鸣。
  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 “五凤楼”之称。 午门是皇帝举办各种仪式的地方,如颁发诏书。  皇帝在立春赐春饼, 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也在这里举行仪式。
  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 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到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 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 举行。 古代皇帝处决臣子一般不在午门举行,一般是押往柴市或菜市进行, 如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就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
    那为什么会存在“推出 午门斩首”的说法呢?这与上面提到的“廷杖”有关。明代时,如果大臣 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行“廷杖” 之刑。起初只是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
  如正德十四年皇帝朱 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  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 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嘉靖皇帝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 遭到群臣抵制。
  群臣百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 命17人,所以民间才有“推出午门斩首”的流传。实际上,午门是紫禁 城的入口,绝不会轻易成为“刑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