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小说

红军过雪山有哪些小故事?

3Q3Q3Q33Q33Q3Q3Q3Q3Q33Q33Q3Q3QQ3Q3Q33QKKKKKKKKKKKKKKKKKKKKKKK

全部回答

2018-11-08

0 0
缺少食物和衣物

2018-11-08

0 0
吃雪解渴和为当地老百姓干活

2018-11-08

0 0
红军过雪山缺少衣被和食物,喝过当地的米酒

2018-11-08

0 0
    我只找到一个,希望帮到你故事:小董是个红军女战士, 1935 年随红军长征来到金沙江的时候,她才 13 岁。在金沙江畔,就远远地能看到一座很白很白的山。有人说这是棉花山,有人说是雪山,也有人说是白糖山。
  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座好高好高的大雪山!小董她们这些小兵可高兴啦: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份穿单衣都热,看到山上全是雪,想:到了山上去凉快凉快,那多舒服呀! 登山前,每人除了粮食外,还发了几个小辣椒。
    小董她们怕辣,不愿意带辣椒。当地的一位干部告诉她们:“上到雪山后,不能到处乱看,后面的人只能看前面人的后脚跟儿;实在感到发冷,就嚼一口辣椒增加点儿热度……” 第二天,部队向雪山出发了。
  到了雪山底下,有一条小河。因为河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泡着很厚的树叶和杂草,所以水落石出的颜色是黄的。  当地人说这是“仙人茶”,可是,喝下去却是又苦又臭。 上山了。向导让每个人用毛巾把头包起来,只留下眼睛看路。
  开始,天气还很热,大家的兴致很高,都想早一点爬到山顶,看看是什么样子。走到半山腰,开始起风了,冷风瑟瑟,草枯枝干,像秋天一样;再往上走,太阳就没了,雪花飘飘,满山银白,积雪不知有多厚,就像进了冬天一样。
    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就很难救出来。不知是哪个单位的一个男同志摔到雪洞里去,大家费很大力气,才把他拉出来,他的手脚和脸都被冰块扎得鲜血淋淋了。 快走到山顶的时候,云彩不知什么时候落到脚面去了。
  雪下得更大,还夹杂着李子那样大的冰雹。山上没有树,也没有草,雪光刺得睁不开眼睛……越往上走越难受,小董只觉得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  她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向导的话响在耳畔:“多累也不能坐下去,坐下去就起不来了!” 爬到山顶上,空气更稀薄了,炊事员郭大叔,平时可喜欢小董了,他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死死地抓着锅沿儿…… 小董哭了。
  可是,当时部队不许停下,大家把老郭抬到一边,放在稍背风的地方,就继续前进了。  山上的风,“嘶——嘶——”地狂叫着,把地上的雪卷起来和天上正下着的雪搅在一起,如同大海里的波浪,一个旋涡一个旋涡地卷动着。
  由于大家穿的都是单衣,有的同志还光着脚,雪打到脸上、身上,像铁沙子打得那样疼。头上好象带着一个大酒篓一样,头重,脚轻,身子直摇晃。军团的一位首长在风雪中使劲拉着小董,边走边吓唬她说:“小鬼,好好走哇!不能坐下,一坐下可就要在这‘天国'里‘成仙'啦!” 到了山顶,谁也不敢停,歪歪倒倒一股劲往下走。
    很多人陆续在积雪很厚的雪坡上往下溜,一溜就是几十丈远。小董一见,如释重负,往地上一坐就跟着人们溜了下去…… 下到半山腰,头才慢慢地轻松了些,呼吸也渐渐地均匀起来。 13 岁的红军女战士小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胜利地随着大部队,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大雪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小说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小说
小说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