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银行业务

贷款四级分类标准?

贷款四级分类标准

全部回答

2019-04-13

0 0
    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
  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以前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是“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这是一种根据贷款期限而进行的事后监督管理方法。
  “一逾两呆”的不足就是掩盖了银行贷款质量的许多问题,比如根据贷款到期时间来考核贷款质量,就会引发借新还旧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将一笔不良贷款变为正常贷款,而实际上并没有降低风险。  这种分类法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达到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而五级分类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关弱点,可以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的盈亏状况,因此成为改良贷款质量管理方法的选择。
  

2019-04-13

72 0
    贷款四级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 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 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 呆账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 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

2019-04-13

72 0
    一、四级分类是对贷款本金的分类,如果客户欠息,只能说有不良记录,在合同中约定缴息日或延长日没有缴息的,应加收复息,如果按季或按月收息的,利息逾期90天或30天就应摆入表外科目,但贷款本金还是应为正常。
  二、四级分类的一个部体核心就是期限分类,若抵押物不足值或有贷款风险,均应在正常,并按正常计息;三、只有在渝期贷款中,借款人死亡、公司关停等采取必要法律措施后仍不足以偿还贷款的可以不按渝期天数而调入下一级贷款分类中,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银行业务
经济研究
股票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