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海云庵的来历

请介绍一下海云庵的历史渊源

全部回答

2018-12-10

0 0
    观音托梦建海云庵  海云庵又称大士庵,坐落在原四方区海云街1号。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清同治《 即墨县志》记载:“海云庵在县西南九十里。”海云庵是崂山神清宫的下院,属地方性会首庙宇。
  未建海云庵时,这一片区域只有东四方村、西四方村、小村庄和湖岛村,住户很少,人们大多以捕鱼和农耕为生。  海云庵的兴建,应与当时青岛地区渔航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关于海云庵的来历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夜里,四方村的几位老人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观音老姆(一说观音老母)要来四方定居。
  第二天,几位老人凑在一起说起了此事,便把梦里的情节串联了起来,觉得此事必是神仙显灵。  于是几人一起走到海边,向海上望去。只见西海有一棵大树正缓缓随海浪向岸边漂来。几人一看,这大树十分高大粗壮,上面总共有三个树杈,最中间的树杈上竟然有一尊铜铸的观音老姆像。
  几位老人商量了一下,推举最年长的一位老人,上前去把老姆像请了下来。随后,又找来各村的年轻人来海边拖树。  十几个青壮年合力拖着这棵大树往村子的方向走,一开始很顺利,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当拖到一片鹤鸟栖息之地时,却突然怎么也拖不动了。
  有村民说这一定是老姆看中了这块地方 ,所以不愿再去别处。村民们见老姆如此灵验,便将海上捕鱼的安全寄托于神灵的保佑,为求各村人的平安,于是便商议着就在此地为老姆建庙,老姆像则临时放进了四方村里的徐家祠堂。
      要给观音老姆建庙,这材料从哪来?村民们灵机一动,就用送老姆来的这棵大树吧!说来也巧,等庙宇建好,那棵大树的木料也刚好全部用完,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人们把老姆的铜像从徐家的祠堂里请到了新庙的正殿,铜像一落座,便有海雾像云一样飘落在庙屋上空和周围 ,于是人们便根据“海为鱼天地,云为鹤故乡”这句诗词,为这座新庙取名为“海云庵”。
        海云庵建成后,香火兴旺,庵旁的海云街也成为了一条热闹的街道。因为周边村民,多以捕鱼为生,为祈求出海平安,便将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即新年中第一个大潮日为庙会正日。
  每逢庙会日,周边的善男信女们纷纷赶来庵中祭拜,烧香、磕头的渔民络绎不绝。庵外的海云街上,则是聚集各种买卖人,趁着人多发点小财,这也就形成了日后糖球会的雏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