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古代前进士和进士有何区别

全部回答

2018-11-15

0 0
    唐代士人应试进士科及第的称为“前进士”。清梁章钜 《称谓录·学政》:“ 唐 代有举人、进士之名,特为不第者之通称……及第者及称前进士。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
  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
  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而不会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