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求杜甫诗三首的原文加翻译。

望岳春望暮投石壕村

全部回答

2019-02-11

0 0
    望岳  杜甫 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春望  杜甫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石壕吏  杜甫  原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译文:(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2019-02-11

0 0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翻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翻译: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 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中心思想:《石壕吏》这首叙事诗,叙述官吏夜捉人,老妇啼诉语言和她的被捉,表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严重灾难,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

2019-02-11

0 0
    《杜甫诗三首》 第一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我的心灵,睁大眼睛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在我眼中是多么的渺小。
  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余。《杜甫诗三首》 第二首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翻译: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杜甫诗三首》 第三首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翻译: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