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鱼我所欲也》 古文问题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

《鱼我所欲也》 古文问题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2.“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4.“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5.文中对比手法的例子有:6.本文孟子用“_______”来比喻他的人生追求

全部回答

2018-12-27

0 0
    1、“是心”,即渴求生命、厌恶死亡之心2、即前文中说到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即对于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3、这句话是说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
  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  更加论证了文章的论点。4、使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5、“生,亦我所欲也”与“舍生而取义者也”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贤者和普通人作对比6、 舍生而取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